收藏另一個時空

colletor咖啡貓、玩具總動員、馬達加斯加,源自迪士尼等經典動畫影片及漫畫書的形象玩偶,整齊地陳列在櫥窗裏。一個小男孩高興大叫:爸爸,為什麼溫哥華博物館(MOV)有這麽多玩具?

這個名為《溫哥華的收藏者與他們的世界》的展覽,初看上去像玩具展,但走進裏面的展廳,才發現除玩偶外,還有唱片、鐘表、動物標本等常見的收藏品,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藏物,如假肢、人造眼球、餐館菜譜、植物種子等。策展人在展品旁邊附上收藏者對收藏的看法。「你收藏了什麼?」 博物館提出這個問題,並設了張桌子,上面提供筆和小紙條,讓觀眾寫下自己的收藏物。

一提起收藏,人們常想到藝術品、金銀首飾等貴重物品。這個展覽肯定了生活中的小物件也是有意義的收藏對象。展覽在精英主義之外,提出了關於收藏的話題,迎合小孩的獵奇,又適合大人們的思考。

收藏貴全面。收藏者四處搜羅,是收藏的樂趣。我小時候收集郵票,各式熱帶魚,少年時收集明星照片。收藏的東西除了給朋友看,並沒實用價值,但卻樂此不疲。每種收藏物,單件不稀奇,許多件凑一起,就形成一套系統,一種形式邏輯,吸引住我的思維,覺得有成就感,很有意義。每類收藏品彷彿構成獨立的世界:迪斯尼的世界,鐘表的世界……

收藏什麼?為什麼要收藏?這兩個問題正如一枚硬幣的頭尾兩面,其實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那個收藏菜譜的愛好者,小時候在父母開的餐館裏玩耍,就喜歡上了菜譜的設計,後來就開始收集。她說,通過收藏發現了餐飲業的變遷。另一個收藏者民則表示收藏目的交流興趣。再有一位收藏者的回答更加根本,他認為收藏來自人的原始本能:石器時代的人類,打獵與採集,他們需要通過收集許多不同的東西來發現事物的規律,比如分辨出毒蘑菇和好蘑菇。這關乎氏族的生存與繁衍,所以他們喜歡秩序和全面。 我喜歡這位收藏者的思考方向。

心理分析的鼻祖弗洛依德對於人類收藏的行為,提出很不可思議的解釋,他認為始於孩提時代:小孩初次體驗到腸道的失控大便排出,這是一種創傷,於是有了收集的衝動,作為一種相反的行為來補償。現在的心理分析家普遍認為,收藏行為始於嬰兒誕生期,他們需要情感及物質的佔有感,才能有安全感,比如小孩需要抱著毛茸茸的小熊才能入睡。

我最喜歡的解釋與時間有關。我們生命有限,活一天生命就短了一天。收藏是凍結時間的方法。人會長大變老,東西卻不會。我們進入收藏的世界,那是一個時間停止了的世界。在這個另外的時空裏,我們暫時沒有生命時間的壓力 ,所以這個世界很迷人。

既然收藏源自人的本能需求,那麽該如何收藏呢?展覽中的一個收藏者說:我擁有它們,對它們負責,但我不想被它們所擁有。小男孩對他父親說,我們家中也弄一個玩具櫥櫃就好了。我卻不這麽想。臨走前,我在桌子上用筆在小紙條上寫著:我沒有時間收藏郵票和熱帶魚了,我現在收藏的是觀點(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