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存在吗?

每一分每一秒,世界都在不停地变化:仇恨、欢愉、怨毒、平和、野蛮、仁爱……飞快地消失在每一天的时光里。发生过的事情,善亦罢恶亦罢,统统被现代快速的时间稀释,在偌大纷杂的世界地域之间被拉长缩短扭曲,最终变得亦真亦假,不再真实。最终的真实,只存于最近距离的地方,只存于现在的瞬间。钟表上的时间刻度停留的那一秒,才是绝对的真实。

在我长大的过程中,大是大非,高尚与卑鄙,黑白分明地盟刻在我的心头。我会一触即发地把放在至高道德的高度,审视着周遭低矮的一切,我曾经作伟人状,摇头感叹时局变迁、人心不古。把不幸归咎于环境与世俗。后来,我懂得了:我所紧紧抱住的道德,并非全然是事实、真实、或者现实。是非观并非天经地义,而是模糊的、是假定的,甚至是宗教式的麻醉。我并不完全否定是非之别,但是把它放在神位上,就错了。

在冬季的雨夜中潜进,黑暗的四周,雨水不停地打在我的眼镜上,困住视线,景物漂忽不定,辩不清方向。不舒服也不安全,但我仍然继续走下去。不知走了多久,我只知道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只知道我的腿机械式的交替,然后我的身体就前进了。直觉意识告诉我往哪走,而我的心却麻木了,我不知道身在何处。雨、风和寒冷,突然间都变轻盈,变不真实了,好像世界上并不存在“真实”这一回事。

一幅幅印象派的美好图景,曾是照耀我走向未来的航灯。后来我明白了,理想无非是金蝉的空壳。我曾经相信了:忍受目前的艰辛,终将苦尽甘来。但实际上,幸福是迟迟不来敲门的,它永远地留在看似可及实不可至的隔壁。幸福,实为资本主义的空头支票,给我们一个希望,让我们安心于时下的逆境,期待着蜕变化蝶的一天。然而,日复一日,逆境被培养成为了习惯,我们的希望都转变成下一代的寄托。除了个别豪绅政客明星以及中彩票的幸运儿,我们都是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锣丝钉,没有名字,没有性格,勿勿一生,只在极小的规范中无聊地度过。这就是真实。

但这真实太难接受了,所以,我们要粉饰它。我们宁愿相信那空头支票,我们宁愿相信过了这山就有水了。我们制造了电影来自我麻醉,我们创造了小说,我们发明了电子游戏,所有现代社会的消遣方式,都拥有一个共同点:占据我们的时间,避免我们去感受真实、探素真实,让大家都在自欺欺人的非真实中,度过平淡的锣丝钉的一生。

我们一生的努力,无非就是努力地粉饰自己的生活,努力地回避无聊的真实。这是很不幸的,然而,更加不幸的是,纵使我们知道生活的不真实,我们还别无他法,只能继续不真实下去。如果刻意要苦苦追寻生活的根本真实,那只能造成更大的问题。社会是一部大机器,道德、情操、美丽,统统是现代化机器的一部分,它们与腐败、溃烂、丑恶成双成对,有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永远是同一体的。

这个清浊同流的社会机器,有如恢恢天网,我们无从循逃。那些相信真理,并追求真实生活的人们,我充满敬意,但我想说的是:生活远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真实。莎士比亚早就说了,人生像舞台戏。戏,即非真实。我们与真实的距离,远比我们估计的远得多。自以为很接近真实,并以此为依据来安排人生,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

人来到这个世界,其实也并没有太严重的意义的。时间是不可逆的,失去了一秒钟,我们就少了一秒的生命。与上帝比起来,我们是非常的渺小,我们终不是时间的对手,那些大是大非,真理也好,假理也好,都只是水中月。我能做的,就是顺着我人性的本来面目。对的,好的,美的,我会坚持,但知道它们并不那么严重,没那么圣洁。它们虽有真理的光彩,但却不是真理本身,只是普普通通人性的一部分。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是泰山,也不必觉得自己是鸿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常常自我审视,改正脑海里那些固执的自以为是的真实。这样的结果,视觉虽然模糊,便头脑却清醒了。朦胧之中,我开始感受到另外的一种超真实,一种称为“模糊”的超真实。世界、人生,本来就是不可捉摸,为什么非要去找寻具体的答案。处于忽上忽下的状态,就是最佳的位置。艺术之美,尽在不言中,就是因为内心处于这样的一种不可捉摸的位置。达利等画家的超现实主义,弗罗依德的理论,清晰地表达了这些模糊。

在艺术史上,我个人认为,最无聊的作品就是那些现实主义(realism)的作品,比如米勒的《拾穗者》,因为叙述的内容已非常具体明白,想像空间就萎缩了,世界被具体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的根本在于,米勒这些画家认为社会生活中有一种很显而易见的、可以把握的、无可非议的真实。这就错了。

当我们把鼻子凑到现实的跟前,我们其实什么也看不到。尝试站得远一些,承认与真实的距离,承认真实是不可及的,反而,人生就变得轻松简单了。生活,并非那么严重。于是,我可以把压力拿开,把自己当成生活设计师,我的生活,就像一张白纸,任我发挥想像力去设计。最终,生与死,一如花开花落,春去秋来。

尼采(Nietzsche)说了,上帝已死。这句话的份量,在于动摇了西方人最根深蒂固的信念,从今天回头看看西方社会的演进,尼采是对的,去神化已成为西方人文政治的主流;在尼采生活的百多年前,上帝已死;而在我们的今天,真理已死。

如何简单地理解后现代主义

许多人都会讲后现代主义,但对这个术语却不甚了解。这也难怪,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很大、涉及面广,并不能简单地下定义。要讲清楚其中的逻辑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学术上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说不少,但由于太学术化,不少读者并不想读这些书。于是,我想尝试把后现代主义通俗化,将我的一点见解与读者分享,有兴趣的你就随便看看吧。

首先必需声明,后现代主义是一个西方的术语,对其阐述最透彻的作家之一是詹姆森(Fredric Jameson),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他写《后现代主义,后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在中国,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在坊间被误用,意指比现代主义更加现代,是现代主义的递进。这种理解或许已获得普通的认同,但显然很片面。我要解释的后现代主义,是指它的本义,是一种文化艺术思潮。了解这个本义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国内的和国际的文化现象。不少人认为后现代主义仅属于那些追求先锋艺术的艺术家,实则不然。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现代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做出有后现代特征的行为。

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与之并存的一种艺术化思考系统与行为特征。要解释后现代主义必需先说一说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很好理解的。从欧洲十七世纪的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开始,随着科学在欧洲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主义也随之诞生。蒸气机的发明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等等,现代科学发展起来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大变革:在政治上促进了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的诞生,如洛克、卢梭等人;在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大规模地向全世界开拓新殖民地;在文化艺术上,则是形成了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高锋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其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现代主义的倡导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呈线性向前发展的:从愚暖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决定这股发展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的昌明发展。许多社会学家和艺术家都认同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他们赞美技术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革。譬如,英国的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艺术家以及建筑师对于新技术的热爱达到了最高峰(他们当时还没有预见到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巴黎艾裴尔铁塔的建成,就是源于这种热情;前苏联艺术家塔特林(Vladimir Tatlin)“第三国际纪念工程”的设计蓝图则是另外一个好例子。

从这些现代艺术建筑的设计中可以看出,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共性,就是对传统艺术的背叛。打破旧的单一的艺术语言,取代之的是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马提斯的野善派,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抽象主义等等。他们反对写实,他们强调的是艺术的形式(Form),而不是内容。随着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和爱因思坦的相对论的出现,艺术家的现代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对于人类社会环境的全新认识,艺术家们的艺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譬如达利最出名的那副画,就是描写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同时又把梦境当成画的主题,认为梦是比现代更为真实的东西,就是弗洛依德的最主要观点之一。

本来,现代主义似乎已经说明一切了:我们的社会不是在不断的发展吗?我们生活水平不是在不断地进步吗?艺术已经发展到了抽象的地步,还有什么能比抽象画更为深层次了呢?后现代主义是如何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呢?

我所理解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同时更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类社会并不是线性地向前发展的。技术的进步,把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但同时,技术的进步,也能够造成人类社会的退步。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可以说是与技术的进步有关的。技术的进步造就了先进的武器,结果让人类社会生灵涂炭。除此之外,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生产,需要对能源市场进行竞争,也是造成欧洲各列强之间大战的原因之一。现代化还造成了其他许多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穷、经济危机,不一而足。二战之后,西方文化开始反省自身,在政治经济的层面的反省自然引起了对现代主义的反省,后现代主义随着这些反省而随渐出现。

然而,二战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消亡。现代主义仍在不断的加大,上海新建的摩天楼,杜拜(Dubai)豪华宾馆,这些都是现代主义思潮的体现。因为现代化,虽然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但是,人类社会并有代替它的其他选择。二战后,不管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都在搞现代化。虽然技术进步会造成更大的灾难,但是先进的武器仍然在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但是,二战后的人们,与二战前不同,他们知道怀疑现代化,虽然无法停止现代化的方向,但是,至少他们不再完全相信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这点怀疑,促成了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后现代主义可以理解为包裹在现代主义之外的一层皮,其内里仍然是现代主义,而外部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既拥护现代主义,同时又是反现代主义的,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因为后现代主义的内核仍然是现代主义,所以也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自我怀疑,自我审视。

对现代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怀疑,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套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思考方式。那么,具体的不同在哪里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只提及其中的一小部分,让读者有个大概的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现代主义相信大叙事(Meta-narrative),而后现代主义将其推翻。大叙事是一种认识论,认为社会有一种固定的形态和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文化体系来解释所有的社会现象及社会规律,这些体系包括科学技术,医学,心理分析学等等,当然也包括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后现代主义则认为,社会是复杂多变的,没有一种固定的形态,不可能完全解释清楚。科学理论能解释一切的自然规律吗?马克思的理论、洛克的理论,就能解释人类社会的规律吗?

现代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苗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是相当理性地认为人类不断地向前进步。孙中山先生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者则倡逆者则亡”,都是表达一种不断前进的意识,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寻求真理。但是到了后现代主义者手中,对于这些格言式的警句,他们会觉得挺可笑。“对与错”“好与坏”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在西方,人们把现代主义称为“旧时好时光”(good old days),那时候,人们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对错很明显,社会价值很清晰。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则不再相信这些结构性的论调了。后现代主义的世界里,要说清楚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对错是非比较模糊,要下一个社会结论是很困难的事情。

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特征,是对一切权威的怀疑。在维多利亚时代,如果有科学家发明了一件东西,有社会学家发明了一种理论,那么人们就鹜信不疑。医院、学术机构等,很少受到大众的质疑。然而,后现代主义的人们则不迷信权威。在前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高等教育还是比较稀缺的资源,知识的落差,强化了权威的阶层的权威。在后现代社会里,高等教育已不再神圣,准入很低。大部分老百姓都获得高等教育。知识不再是区分权威阶层的因素了。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知识就更加大众化了,文化艺术上的结构等级,自然就被打破了。

后现代主义喜欢把权威与非权威同等看待。譬如说,在上世纪初,西方的文化学者把文化分成“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前者指油画、芭蕾舞、歌剧、交响乐等,后者指电视节目、电影、通俗书刊等。前者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才能欣赏,后者则是受大众传媒影响的被动接受信息的社会大多数。但是,六十年代之后在美国兴起的波普艺术,则否定这两者的界限。有的文化学者提出了社会共造(social construction)的文化概念。这是概念强调文化的形成是自下而上,而不是现代主义者认为的自上而下的。自上而下,即是精英主义:精英主义者,引领社会潮流,大众就跟进。社会共造则认为文化的形成来自于社会上不同的个体,他们都在各自的层次影响着文化的演变,文化是不断地在变化着的。爵士乐、HIP-HOP等等,就是例子。这些艺术形式本来只在黑人社区中流行,被上流上社所不齿,但后来渐渐形成了主流文化。

蒙德里安的现代主义作品,被挪用到时装台上。这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好例子。蒙的作品的几何形体,曾是象征现代主义语境里的艺术里内本质,而在后现代的T型台上,他的作品却只是所见即所得,无非就是一件服装装饰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因此,后现代主义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消灭阶级的平等思想。作为一个钢琴师,用后现代的眼光来看,没有理由看低一个K厅歌手。这种逻辑,在现代主义的语境里是不可能成立的,但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里,却屡见不鲜。

后现代主义还有另一个特征,称为多元主义(Pluralism)。这也是很积极的。多元主义意味着宽容。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品放在艺术展上展出后,观众如何看待同一件艺术品是因人而异,很不相同的,而且很可能与艺术家的本意相差甚远。如果按照传统的艺术观念,这则意味着作品的沟通出问题了。但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人的文化艺术思考,没有必要追求相同。相反,不同的思考才令社会更加精彩。

后现代主义很包容。我认为这种思潮是从美国出现的。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居住在一起,于是会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冲突,而后现代主义则是承认这种不同的存在,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大一统、思想高度统一,是反后现代主义的。

后现代主义注重“表面”,他们相信“所见则是所得”,这与现代主义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一件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有两层意思,表面的意思和内在的象征的意思。简单地说,这种看法就是所谓的结构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产物。后现代主义的近义词则是后结构主义,即是说,对结构主义进行推翻。文化产品或现象不再是分为表面的和内里,而只是一个整体。这一层概念的实用性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强,但在当代艺术中却尤其重要。在以前,我们分析一件艺术作品,总要分析形式的美,以及思想意义。在后结构主义时代,我们不再执着于那一深层的意义了。我们不把作品分为两为表象和意义个层面,我们不再相信深层的思想意义了,所以并不把作品看得那么严重和严肃……

未完待续

东东

2006年5月21日

南韩人眼中的北朝鲜:曾經的輝煌

北朝鮮,在我印象裡面是一個暴君統治下的經濟極爲落後的國家,國家領袖爲所欲爲。對外造核武亂射導彈,不與國際社會合作;對內濫殺無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北朝鮮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國家,與南韓是天壤之別。日前一位韓國曆史學的博士朋友跟我談北朝鮮的曆史。本以爲韓國會更加憎恨北朝鮮,但令我很意外,他說大部分韓國人並不把北朝鮮看得那麽邪惡。他說,北朝鮮並不一直是一個黑暗的政權,北朝鮮是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對外政策造成的一個惡果。

這位朋友給我看了一本畫冊。這是1990年在法國出版的平壤市畫冊。那裡高樓大廈,就像是九十年代初經濟奇跡的深圳。北朝鮮是有過一段光輝歲月的。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朝鮮是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最成功的案例。北朝鮮沒有斯大林的清算,沒有毛的文化大革命,沒有波爾布特的屠殺。北朝鮮的社會主義建設相對太平。八十年代初的中國人去北朝鮮,都開了眼界,羨慕北朝鮮的成就和生活水平。而在在中國大躍進經濟困難期間,北朝鮮還接濟了不少逃荒的中國人。南朝鮮直到八十年代中後期才超過北朝鮮的。

北朝鮮的成就最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重工業發展得好,另一個就是建築。北朝鮮發展重工業的路線與蘇聯及中國沒有太大差別,但北朝鮮很早就意識到獨立開發的重要性。他們率先採用了反化工程學(REVERSE ENGINEERING),把從國外購買來的武器進行拆裝分析,然後自主開發。所以,北朝鮮的國防技術進步非常快,包括洲際導彈之類,都是這樣開發出來的。蘇聯老大哥其實並沒有給北朝鮮大方的支持。在建築及城市規劃方面,從七十年代起,北朝鮮就懂得了綠化城市,並對城市進行現代化建設。在開發了衆多大項目中,最出名的是平壤賓館。這是一座105層樓高的巨型建築,外型像埃及的金字塔。在八十年代,北朝鮮就造出很現代化的運動會舘,其規模及設計均比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運動會舘強。在市容規劃上,同一時期的漢城照片,市容較雜亂無章,居住大樓的設計以及規模遠不及平壤。

北朝鮮好日子是在九十年代結束的。原因就是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蘇聯中國脫離了社會主義經濟而並軌到資本主義經濟體係之中。這對於北朝鮮來說是個致命打擊。北朝鮮的經濟,一直以來是與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進行物物交換,並不屬於國際資本市塲體係。一旦失去了交易的國家,北朝鮮就沒有貿易的對象了。北朝鮮不願意走中國的經濟改革之路,因爲當時的領導人認爲他們的社會主義很成功,沒有問題。於是,北朝鮮繼續沿用刻板的社會主義經濟。結果當然是災難性的,無法進行國際貿易,北朝鮮的經濟也就急速直下了。那座105層的平壤賓館,旨在成爲世界最高建築的工程,蓋到了第105層的時候,北朝鮮開始陷入孤立,於是,這建築成了世界最大的爛尾樓。

北朝鮮是個能源缺乏的國家。沒有經濟貿易,沒有了石油的進口,北朝鮮的整個經濟就無法正常運作了:重工業機器也不能發動了。現在的平壤的對外宣傳的圖片,街道雖很漂亮,但一輛車都沒有,很是詭異。這也是缺乏石油的結果。沒有汽油還有許多其牠的後果,比如北朝鮮在九六年和九七年經歷了自然災害,因爲沒有汽油,機器無法發動來救災,朝鮮花了很多年才得以恢復過來。

北朝鮮的地型是以山地爲主,曆史上都是遊牧民族,不適合農業,食品匱乏。北朝鮮被孤立之後,其自給自足的經濟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使得人民的食品成爲一大問題。

談北朝鮮,當然要談到美國。這位朋友對美國感到憤慨。他說,美國對於北朝鮮的經濟封鎖,是北韓人民生活貧困的一個重要的間接原因之一。本來,克林頓政府時期出現了轉機,他已派了國務聊貝爾格來特與金正日會面,想改善兩國的關係。但布什政府一上臺,其對朝鮮的態度就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布什把北朝鮮形容成邪惡國家,在宣偉方面進一步妖魔化北朝鮮和金正日。

這種妖魔化在北美是很普遍的。舉個例子,幾年前,經常可以聼到美國的文藝節目談北朝鮮。其中我聼過的一個廣播節目,講述一個西方人與北朝鮮女人的故事:美國人在朝鮮戰爭期間認識並愛上個北朝鮮姑娘。後來美國人囬美國去了,而北朝鮮女人則不願前往,留在原處,並生下了這個美國人的小孩。多年後,美國人利用一次公事到北朝鮮的機會,悄悄地去找他所愛過的北朝鮮姑娘。可是,他見到的不再是昔日的愛人;那愛人衹剩下對食物的渴望,對生存的掙扎。問及生活情況,她都不敢多說,怕政治迫害,好像說話都得小心謹慎,作賊似的。她需要的,就是“有錢嗎,把錢留下,走人,不要連累我。”

這個收音機節目是連播的,其中有很詳細的關於北朝鮮人的生存狀態及政治生態的描述,讓聼者感受到一個人間地獄。這樣的文藝節目,在美國加拿大是不在少數的。北韓的局勢被夸大了,製作單位在有意無意之間,創作了這樣一種符合布什的意識形態的作品。

關於朝鮮戰爭,又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一般人都認爲北韓先挑起事端,憑借軍事力量的不平衡進犯漢城,想把整個朝鮮半島變成紅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並殺了不少資本家。然後,美國不得不介入將北方人打囬去,再然後就是中國的介入,打個平手,最終和解。然而,我的韓國人朋友並不這麽認爲的。他說,對於朝鮮戰爭的起因,事實上是南韓人先挑起的。一些南韓人,在日本投降後,向望社會主義就前往北朝鮮。因爲意識形態的冷戰,南韓政府殺害了這些人的家人。於是這些人南下報復,這才引發了北朝鮮的進攻。後來南韓在美國的支援下殺向北方,殺掉了大量的平民百姓和中國人。相比之下,中國軍隊與北朝鮮軍隊都不錯,不歁負老百姓。而美國兵和韓國兵,強姦婦女的行爲時有發生。

朝鮮戰爭時,美國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就是像打伊戰那樣,美國飛機對北朝鮮進行地毩式轟炸,北朝鮮被炸成平地。美國麥肯瑟將軍的計划,就是要拿下北朝鮮,接著再打進中國。蔣介石當時還訓練了一些水兵派往朝鮮,準備配合麥將軍反功大陸行動。在朝鮮戰塲上,於是就有了中國人打中國人的事情。然而,在最重要的關頭,蘇聯成功試爆了原子彈。這一下子不得了。美國政府立馬下令放棄進功中國的計劃,因爲害怕事態擴大會引起與蘇聯的核戰爭。北朝鮮的政權於是得以保住。

我的朋友談朝鮮的抗日戰爭,讓我感到意外。他說,我們都知道金日成的抗日英雄事跡。他成爲北朝鮮的領導人,是衆望所歸的。老一輩的朝鮮人很崇拜他。相比之下,韓國建國的領導人都是日據時期的通敵者,他們在日據時期接受日本人的任命,是出賣同胞的賣國賊。二戰後,因爲美國喜歡這些人,所以就讓他們組成了韓國政府。在民望方面,南韓曾經是個不合法的政府,眞正民族獨立的政府,應是金日成的政府,是當時普遍人們心中的眞正政府。民心向背是朝向北方的,這才有了南韓人投靠北朝鮮的事情,從而促發了朝鮮戰爭。

自從朝鮮戰爭結束以後的很長時間裡,北朝鮮人的生活要比南韓好,因爲社會福利好。衹是到了八十年代末,亞洲四小龍的興起,南韓才超越了北朝鮮。曆史是很諷刺的。昔日的英雄,成了今日的暴政;昔日的走狗,成就亞洲的奇跡。其他國家不也是這樣嗎?法國的維希,他是一戰的民族英雄,但二戰時成爲法西斯的走夠,津巴布韋的墨加貝,還有民國時期的汪精衛。時間能改變黑白,曆史一再印證了這一點。

北朝鮮的性格,與捷克類似。曆史上的北朝鮮不畏強暴。它不屈服於美國,也不順從蘇聯,以及現在的中國。一方面,這各性格值得尊敬;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則是頑固。

對於北朝鮮的領導人,這位朋友認爲這個政權必需得改變。但是,他並不認爲北朝鮮領導人是瘋子,對南韓構成的威脅其實並不算太大。北朝鮮是不會亂來的,他們敵視的是美國日本,而不是韓國。韓國人對北朝鮮的威脅並不感到很嚴重。他們也曾嘗試過開放,金正日在執政之初,也是改革過一些外交內政。但是,國際關係的複雜性,以及在國際社會上被孤立,所以朝鮮的領導人關起了國門。

北朝鮮的軍事實力據說處在世界前十位。平壤有兩個城市,一個是地面你能看到的,一個是在地下的軍事設施。他們從朝鮮戰爭學到的,就是制空權在美國,他們必需把軍事轉向地上。而且他們製造出先過的地對空武器,對地對海上戰艦的先進防衛性武器。北朝鮮是中國最好的國防夥伴,如果對中國的戰爭暴發,惟一能幫中國的,衹有北朝鮮。美國也是怕北朝鮮的軍事實力的。鳳凰衛視的軍事專家馬景盛先生曾說北韓的大浦泂導彈沒有準繩。然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很重大的威脅。美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朝鮮與中國當然也存在著很微妙的關係,他們互相利用。中國利用朝鮮問題的影響力,來顯示其國際社會的重要位置,如果朝鮮問題解決了,那麽中國的重要位置就會弱一些了。從這個角度出發,北朝鮮是中國的一個好棋子。北朝鮮,也從大國政治中獲取一些好處。北朝鮮的出路,這位朋友認爲,應該學中國的經濟改革建設,而不能像俄羅斯一樣的驟然性變革。

2008年7月28日多倫多

 

美國的醫療制度與中產階級的危機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醫療制度常常被人詬病。高昂的費用,問題多多的醫療保險。美國著名紀錄片導演Michael Moore制作和導演電影SICKO(2007),詳細地分析了美國的醫療體係的弊端,被捧爲經典。影片將美國與幾個醫療制度健全的國家相比,包括加拿大、英國、法國和古巴,然後警告普通的美國人,美國的醫療制度的缺陷有可能讓你的中產家庭傾家蕩產。

美國本來也是一個福利國家,國民享有公費醫療。但是,政府從1973年開始實施了HMO法案,把醫療體係商業化。原因比較複雜,一是害怕免費的社會福利會讓國家走向共產主義,另一方面是爲了減少國家負擔,拯救石油危機後的經濟不景氣。在商業化後的醫療體係中,美國人必需買醫療保險來治病。但從電影所分析的個案來看,這種以贏利爲目的的體係問題很嚴重。醫保公司爲了最大化其利澗,想盡辦法拒絕付保費,結果一些人因此而失去了治療的機會,甚至失去了本來不應失去的生命。在這係統中,醫保公司對於保險賠償的申請是根據醫生的評估來決定的。然而,不少醫生在經濟利益上與醫保公司是相關聯的,所以,本來有理由得到醫保費的病人,醫生卻不給予他們證明,所以病人無法從醫保公司拿到賠償。即使醫生找不到理由來拒絕病人的證明,醫保公司還可以通過熟悉法律的專職人員找出病人以往的病史,並從中找到一些破綻,來證明這些病人違反了醫保合約。這樣,醫保公司就不用花錢了。這樣的體係,眞的難以想像發生在今天的美國。

美國人往往會詬病加拿大的公費醫療制度,認爲非商業化的醫療效率低,而實際上,美國的商業性醫療係統確實是有技術及資金的優勢。但影片認爲加拿大並不像美國人所想像的,經常需要排長隊等待就醫。加拿大、英國、香港等受英聯邦影響的國家或者地區,都采用了公費醫療。英國的公費醫療始於二戰後的重建,當時英國非常窮:人民沒有足夠的食物,許多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都是供給制。在這個特殊時期,政府控制了人民生活的許多方面,這樣,寧可人人挨餓,也不要有人飽食,有人餓死。在這種背景下,英國開始實施完全免費的醫療制度,並延續至今。英國的制度比加拿大好。在加拿大,雖然看醫生免付費,但藥費也是得自己付,除非有顧主爲你買藥品保險。在英國,不管你買處方藥,你都衹需付6.99英磅,相當於10美元。(電影所說的時間是2006以前)甚至,上醫院還可以報銷出租車車費。這樣的服務,是對全部公民開放的。

Michael Moore認爲更好的醫療制度在法國。法國也是全免費的醫療體係,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24小時醫生上門服務熱線。如果你生小孩,國家會根據需要給你派保姆,幫你帶小孩,甚至洗衣服。這些服務是免費的。國家還規定了上班人員在一年內應擁有五週的假期,如果有病的話,在病假期間可以拿到全額的工資。對於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國家支付醫療費用,但往往是醫療服務水平低下,設備技術比較落後。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衹有古巴的免費醫癤系統健全,醫癤水平相對較高,而且是完全免費的,而且藥品很便宜。Michael Moore很諷刺地呼籲美國人移民到古巴去。

美國的醫療制度可以造成家庭的不幸。電影講述一件眞人眞事:有這樣的一對美國夫婦,本來是中產階級,女的是報社編辑,男的也是專業人士,收入不菲,養育了六個子女。後來,男的得了心臟病,入院治療;不久,他又第二次住進了醫院,第三次他又犯病的時候,醫保公司宣布他不能再享受保險了,因爲他超過了醫保的上限。女的後來得了乳癌,因爲醫癤費用高企,他們破產了。他們賣掉了大房子,衹能暫時住進其女兒的地下室,其已成年的子女,對他們的到來不是很歡迎。這對不幸的老夫婦,衹能像做錯事的小孩一樣向他的子女道歉。

這個事例可以看出美國社會不人性化的一面。赤祼祼的金錢關係,受害者是中產階級。這部電影針對的是美國,但也影射了沿用醫保制度的其他國家,因爲美國的醫療保險的問題是世界性的。在美國發生的事情,也會在其他很多地方發生。這確實是生活在沒有公費醫療的國度中的中產階級所應擔心的事情。沒有醫療保障,隨著醫療的商業化以及費用的不斷提昇,中產家庭辛苦得來的生活擋次,會因爲一夜之間的大病而蕩然無存。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環境破壞,食物污染,緊張的工作節奏,不合格的醫生的等等問題,威脇著國民的身體健康。這些因素,會隨時間增長以及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小年輕

2008年8月30日

 

全球化背景下的無厘頭印度功夫電影

如果你喜歡印度寶萊塢電影的歌舞(BOLLYWOOD),喜歡時尙,喜歡喜劇,那麽,這部電影或許會適合你—— 《月光集市到中國》(Chandni Chowk to China)。這是一部惡搞中印美文化的無厘頭電影,簡單地說,這是一部印度明星的中國功夫片,也是一部印度美女的中國時裝之旅。雖然製作粗糙,但其創意值得讚賞,不失爲打破文化蕃蘺的一次嘗試。

電影把印度寶萊塢舞蹈搬到中國的長城和紫禁城來,換上中國古代的、現代的服裝,跳著印度的歌舞。舞蹈當然非常的艷麗好看。女主角是22歲的Deepika Padukone,非常美艷,她的歌舞是電影的一大看點。她的舉手投足,美麗的肌膚,說話時嘴唇的位移、明亮眼睛眨巴著睫毛,順滑的臉型,估計能迷倒許多中國觀眾。好萊塢是很難找到這麽漂亮性感的,難怪寶萊塢的市塲份額要比好萊塢高。她既演劉家輝演的壞人的手下,又同時演好人、她的孿生姐妹,一個印度廣告明星。我最喜歡她那身冷艷的打手的裝扮,時而黑色的皮革包裹著綻放的身體,時而又著大紅露背晚禮服,喜歡她的劉海發型下大大的眼睛,白乎乎的臉,非常美艷。印度時尚與中國的視覺文化合壁,她的舞蹈視覺效果美不勝收。她著唐裝,與一班宮廷舞女在宮殿裡楘擺腰肢,動作性感燎人;然後又著旗袍,搖紙扇,在舊上海的街道上,與一班著黑禮服黑帽子的上海黑幫跳銷魂舞;鏡頭一轉,她在今天的上海科技舘前面,著牛仔短裙,與年輕人一起跳HIP-HOP。寶萊塢舞蹈的特色,就是可以任由想像而不需考慮情節的需要,自由地跨越時間地點朝代國界,天馬行空。目的衹有一個:視覺上的愉悅,聼覺上的享受,性覺上的騷動。

 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一個印度窮小子錯被當成中國英雄轉世被中國的村民請囬到中國來對付一個大壞人並最終練就一身硬功夫的敗了不可一世的壞人。這樣的情節包含了印度片及功夫片的經典故事架構。印度片的經典情節,就是窮人取得成功,實現夢想。中國功夫片,從《少林寺》到《軇雕英雄傳》到《功夫熊貓》,都是小年輕學會了蓋世功夫。這部電影還加入了西方007電影的模式,正反兩個女角,高科技武器——大紅雨傘。還有美國西部片的一對一對決塲面。這樣,印中西三個電影文化中最具娛樂性的元素被故意地湊合到一起,形成特有的喜劇效果,更是對於後現代主義的一種盛大的正面體驗,是一首對文化視覺大雜絵的全球化頌歌。電影結局的歌舞更加地肆無忌憚地將各種視覺元素合在一起:有KILL BILL的劍術,印度影星仿阿姆(EMINEM)的說唱,中國的大紅刺繡背景,以及印度大美女的T型臺的漫步,百老匯式的舞步……後現代的自由無邏辑性。

這部電影當然是典型的糖水片,導演想把什麽東西都拍得很美,想討好觀眾。作爲糖水欣賞,倒也有其價值。但電影的問題是很多的。電影沒有實質內容,人物性格平白模式化。美女雖美,但就是無法和她拉近距離,怎麽看都衹是一個花瓶,很不眞實。

 這部電影提起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全球化體係下的多文化融合。以往的融合,多是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如中西之間,中印之間。但這電影提供了一個新的融合點,在中印這兩大發展中國家之間。這是很有新意的。然而,印度的娛樂性文化的一面,是否具備像好萊塢一樣的包容力?顯然,印度的文化產業還不如好萊塢。再者,中國觀眾是否能認可中國文化的國際化想像呢?看完電影後,我的印度朋友問我,這部電影在中國大陸會受歡迎嗎?我想應該不會。印度極想擴大寶萊塢的影響,在看到好萊塢及韓國向中國輸出大量的文化產品之後,當然想打入中國這個龐大的潛在市塲。但他們對中國的想像是非常離奇,很不符合實際。影片中的中國功夫很不地道,亂七八糟的,做印度面包的功夫,怎麽看也不像中國功夫。中國的武打塲面多來自京劇的形式,花拳秀腿。而印度的武打,就是不“秀”,打得不干脆。再說,一個切菜的印度小鱉三怎麽有可能把劉家輝這個洪拳高手給打敗了呢?但是,作爲一種破格的嘗試,倒是值得鼓勵的,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跨文化的電影。

2009-1-16晚

 

多伦多的穷困藝術家

海倫自稱是一位來自德國的藝術家,約五十歲,是我多倫多的室友。

去年九月份,經另一位藝術家朋友的介紹,我住進了海倫租住的房子。那是市中心的一幢三層樓的房子,看似高大,實佔地面積甚小。這房子位於較貧瘠的葡萄牙人社區,被密密匝匝緊挨著的雙層連體樓(Townhouse)左右擠兌著,就如夾心餅乾之夾層奶酪,經左右一捏,奶酪就變型長高了。房子的一層為另一住戶,分門進出,與我們無相干。二層有兩個房間,海倫住一間,把另一間二次轉租給我,我們共用廚房廁所。三層是海倫的藝術工作室,聼說她做些紡織類的現代藝術作品,但很少賣得出去。

海倫個子高大硬朗,約有六英尺高,這是第一印象。她的單車既高又黑且重,非婀娜女性之款式。海倫臉部肌肉也頗硬朗,歲月的皺紋勾勒出各部分肌肉的素描輪廓。此臉在不作聲時是很莊嚴的,有如一尊青銅鑄成的沉思者塑像。海倫在公園兼職當保安人员,她的身材及臉部表情有明顯的工作優勢。據她自述,公園裡總有一群吸毒之不良少年幹壞事,警察非大事不干預,每每是她責無旁貸把他們唬住嚇跑。此我信也,我雖年輕力壯,但若與之過招,卻難免三兩回合就四肢撲地。我隱隱約約覺得西方女權主義之厲害。

海倫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這是第一個月裡我對她的了解。她從不計較我按自己喜好搬弄廚房廁所的擺設,不介意我的畫掛在她房門附近的牆上。需要她幫忙擔擡重物上樓,她也爽快利落。她說話直截了当,從不含糊。她少用修飾的形容詞,多用直來直往的動詞,請求時少用疑問句,而多用祈使句。“明天你必需把錢給我。”海倫對每月都準時交房租的我說的這句話顯得多餘和粗魯,尤其是在注重謙讓內殮、言必有“請”字的加拿大。但我並不在意,知她只是直心直口而已。海倫飲食粗獷,早晨起來端出一大鍋,將小麥類、蔬果類、奶酪類及肉類食物不分青紅皂白同時掉入鍋中,用大勻攪和後端起就吃,吃剩的部分就是晚餐。海倫極少塗脂抹粉,她的衣服盡是耐磨的粗棉布料,式樣怪誕,多純色,調偏暗。有時候,她在額頭上系一白色帶花的繃帶狀綢緞作裝飾,綢緞另一頭長長垂及腰間,既象是街头抗议示威者,又象活脫的巾幗英雄。她還把又長又厚襪子套在緊身的褲腿外面,這種衣著習慣異常,在多倫多少有同類。我戲稱之為巴伐利亞藍領時尚。有一回,我的文質彬彬的Timberland書包拉鍊壞了。我找她幫忙縫補。拿回來一看,書包成為一個針線雜亂無章,慘不忍睹的怪物。始知海倫絕非淑女,且略知其藝術事業不暢之由。海倫倒也率直,稱自己手工實在不佳,甚為抱歉。

漸漸地,我發現海倫的粗獷有過份之處。家裡衛生她少在意,飯後從不洗碗,地髒了視而不見,她甚至會忘記沖廁所。這苦了我這小男人室友:經常洗碗掃地,間或還要掩鼻沖廁。如此置生活細節於不顧之二十一世紀藝術家女性,實為罕見。海倫還有特殊習慣:她每天都把食物垃圾置入塑料袋放入冰箱的冷凍室,理由是防止食物垃圾在垃圾桶內變味滋生細菌。因為她每週僅清理一次垃圾桶,所以此舉似乎必要。不過,冰箱裡因此充斥著雞骨香蕉皮等垃圾,甚不雅觀。更有甚者,有一回,她將要扔掉的老鼠藥也置入冰箱中,我見之大駭。倘惹海倫真合適藝術家這一稱謂,則是世上最粗糙無華的藝術家,非常人眼中附庸風雅之類。

海倫不修邊幅之極端事例發生在第二個月的一天清晨。我打開房門,只見清靜的陽光射進了廚房。又是生趣盎然的一天。海倫的房門緊閉,裡面應該仍是一片夢鄉。我正邁出這一天的第一步,廚房裡的電話機突然鈴聲大作。我正準備走過去接,突然間,海倫房內一陣雜亂聲響,房門驟開,斜刺裡一個披頭散發的海倫衝了出來,和我冷不防打了個照面,我們雙方都震住了。事情可能是這樣的,她近來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當她在被窩裡酣睡時,忽聞鈴聲,就魚躍而起奪門而出。如是以往末有我這個室友之前,她慣於不穿衣服行走。我初搬來,她還處於舊習之中。於是就發生了這樣難堪的一幕:她站在她房門口,下身沒著一物;我站在我房門口,瞠目結舌;我們眼光交錯的一瞬間,彼此都不知道如何收場。本來這無需大驚小怪:大家皆成年人,人終有錯漏之時嘛。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我大出意外。她並不尖叫,並不馬上落荒而逃回房間掩面痛哭無臉見人;但見她稍猶豫片刻,即大步流星走去接電話了,仿若無事發生。那五十歲的光屁股,惡惡地晃進我的眼簾,通過大腦再沉入胃部。結果我的早餐難咽,縱使街上的陽光燦爛。事後,海倫也不道歉,我也不好意思開口追究,海倫卻因此得寸進尺。遮羞布一朝褪去,海倫從此無所顧忌,每天晨起皆衣不蔽體,發亂如麻似瘋婦。

從此,我對海倫敬而遠之。

穷困孤独时,小动物就是最好的慰籍。海伦和我住的是较穷的地方,时常有流浪猫来访。这一只正站在家门口的垃圾桶上等待我的抚摸。

我們住的社區雖窮,倒也整潔,入夜後,社區安寧清靜,無車馬之喧,甚是宜人。海倫煙癮不小,常獨坐門前的小台階上,對著社區街道靜靜地吞飛吐霧,一坐就是半天光景,青銅雕塑的臉紋絲不動。在月光淡淡的夜裡,她端坐著的黑色剪影與周遭混為一體,只有點燃的煙頭的一點紅光晰然可見,還有那四處擴散的白煙,慢慢稀釋入黑夜。我雖刻意避開她,但每每見到這一情景,我又心生同情。門階上坐著,此為休閒;抽煙,亦為休閒。然而,一個中年婦女每夜皆獨自一人如是這般,則不單為休閒,或有戚戚然於心中。她在幽暗處,身體的物理存在被黑夜省略,只剩下思緒,透過煙頭隨著縈繞的煙漫散至夜空。海倫這個硬梆梆之女性,似乎有著綿綿的心緒,煙頭之外她有何內心圖景?

海倫沒有結婚,自二十幾年前離開德國的親人移居加拿大後,就一直單身活著。問其緣由,說:加拿大較德國自由。海淪長於德國鄉下,三鄰四舍皆熟人,多有約束,獨居加拿大,則無人干預其生活決定,且無家室之累,可靜心專功藝術。聼來似爲有理。廚房的冰箱上有張小照片。照片中一位身材高挑勻稱的女孩,在陽光下笑容可掬,頭發上頑皮地插一花朵。一日,我突然喚醒,原來此即海倫之少時模樣。好好一位德國懷春少女,何時淪至不顧顏面的境地?我大爲不解:當初的她,為何不從大衆合大流,不謀正職嫁大婚,反而爲自由故抛離親人故土,偏偏操起男性職業,當公園保安,又偏居一隅做賣不出去的藝術?這自由使她快樂嗎?

彼時的海倫我知之甚少,海倫極少提及,從我朋友處聼來,僅知海倫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哲學係,通曉許多理論,曾有中學教職機會,海倫卻不爲所動,毅然投身藝術;現時的海倫朋友不多,她的生活主題似乎只剩下孤獨抑或是單獨。在英文裡“孤獨”(lonely)和“單獨”(alone)是兩不同含義的單詞,初學者容易混淆。前者指心境,後者指處境,比如單獨的人未必一定會感到孤獨;前者被動,後者卻可以是主動,海倫就是主動選擇了單獨;前者是負面的,後者是中性的,甚至可以是正面的,譬如我覺得單獨的旅行很美。然而,對於寄居他國的人,有時候孤獨和單獨這兩種不同的狀態是相互滲透轉換:單獨久了就成了孤獨,適應了孤獨就變回了單獨。五年來,我總是埋頭讀書作畫,尙未有成效,常在孤獨和單獨中徘徊。寂寞難奈時,我會安撫自己說:我不孤獨,因爲我有藝術相伴;我衹是單獨,單獨是藝術家必經之路;縱使是孤獨,亦可激發創作熱情,助我終成大器。門外抽煙的海倫與我不同,她早過了不惑之年,單獨生活的年月漫長,她是否已順應了孤獨,還是更加孤獨?

我在家中的自拍,虽然穷,但午后的阳光,给了我不少的希望。

雖與海倫同一屋檐,我們面聊並不多。她早出早歸,我晚出晚歸,重疊的時間裡彼此各自忙活。每天傍晚我回到家,她大都一個人蝸居在三樓的工作室裡作藝術創作。我會對天花板說一聲“哈羅,我回來啦。”然後樓上就傳來海倫的應聲“你今天過得怎樣?”我機械地對著空氣回答:“很好,你呢?”她又答:“不錯啊。”然後,聞聲不見影的談話就此結束,我走進自己的房間打理自己的畫了。我平常關著房門,以避免見到海倫沒有生氣的青銅臉,影響我藝術創作的心情。當我倆碰巧同時入廚房吃東西,偶爾的面聊才會發生。此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無話找話,促其開口,因爲談話可以緩和海倫的臉色。“你這襪子顏色甚好!”我沒頭沒腦的話,海倫竟信以爲眞,於是面帶悅色,大談此襪子之來龍去脈,視我爲襪子知音。此後,我不敢輕易地讚美她的東西,想到要和她說話就感到泄氣。有時候我想去廚房,但開門前聼到廚房有響聲,我就故意等一會再出去,以錯開與海倫的相遇。

在第三個月的一個晚上,終於有男士來過夜了。海倫自是心情舒暢,喬裝愛清潔地將地板上散落的衣服拾起疊好。男士款款而來,年齡與她相仿,衣著整潔,但話語不多,聽不出是何來頭。夜裡,我隔牆聳耳傾聽,但其房裡並無動靜。翌日,男士早餐後施禮告別,爾後不復光臨。

“你快樂嗎?”有時我也會心生憐憫,關切地問。海倫總是很肯定,稱滿意生活之現狀。話音剛下,下個話題她又恢復了青銅臉,抱怨幾年前有的人譏稱她為納粹。海倫的言語中常含有一股酸酸的嘲諷意味。在談論瑣事上,她常用“有的人”指代某些個她認識的人,並訓斥其不是。在大話題上,海倫也沿用類似之口吻。我們有時談及藝術,海倫總避而不談自己的作品,但愛強調自己藝術理論經綸滿腹。她譏笑加拿大人文理論之教育太少,孰與德國能比。然談及德國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海倫又鄙夷德國之淺薄。我未夠博學,不想貿然丈量海倫知識之寬窄深淺。但其態度武斷,世界觀黑白分明,並無學儒之虛谷通達,此為顯見。對於藝術,只有批判,沒有欣賞。對於社會,永遠懷疑,沒有信念。外表強悍的海倫,總故作強勢指摘別人,實爲遮掩自己內心之空虛、藝術事業之失敗。色厲內荏,自欺欺人,又何來快樂?

但有一回她確實是快樂了。第四個月的一天傍晚,她大紅衣服和搖擺裙子地出現在廚房裡,這是我認識她以來首次她換下暗色的衣服。青銅臉一掃而光,她眉飛色舞地對我說,她當晚要赴一藝術圈之舞會,要我品價其裝扮。武打明星著紅衣套綠裙,何來得體?不過,我佯贊其品味,海倫心花努放。道,去年這天,亦此舞會,亦此猩紅墨綠,變化的是披肩和鞋子。她興致勃發地拿出若干皮鞋與我參謀。我不禁啞然:數雙皮鞋羅列,皆高裸、綁帶和低跟,與綠長裙格格不入。我實話相告,勸其買高跟鞋。說話間,門外汽車喇叭響,海倫旋風式地奔下樓去,出門前扭頭給我一句多餘的話——“我走了,有人接我來了,”生怕我不知道。

次日,早餐桌上,海倫寡歡。怨昨晚跳舞太少。我吒異。海倫解釋說,因天不作美,舞會人疏,況且鞋不適腳,總之,客觀理由有若干,使得舞會未能盡興。我半嘲半揄道,待明年此時,你再大紅大紫不遲,何需煩惱?海倫聽罷黯然神傷。可憐的海倫,參與藝術社交證明自己之機會,一年寥寥幾回。每回必成自尊心之重大事件,怎能不患得患失?

和海倫的幾次深談都在聖誕假期前的晚餐桌上。她喜歡靠著牆坐在椅子上,交叉著腿,仰望著廚房昏暗的節能燈。坐定之後,她開始不緊不慢地和我說話,時而露出木納的笑容,時而眼神凝重,時而眼神下垂。她不管做何表情,除手臉之外,身體其餘部位始終保持不動。話到坎子上舒一口氣,談及傷心處,立馬補稱”沒那麼糟“。談話的內容大概如此:她父親已故,母親健在,姐妹有四,皆在德國。有一妹住精神病院,最為掛念。此妹現為癌症晚期,為時不遠。折斷了兩根肋骨達數月之久始被醫生發覺。海倫痛其所痛,眼泛淚花。慨嘆人生離死別之淒惻,未能盡姐妹之恩義守護病榻。我寬慰道,幸而親人皆在,照料有加,爾妹可瞑目而去。海倫長嘆曰,親人皆遺棄此妹,唯吾念之。說畢,長久沉默……

聖誕節後的第三天,海倫終於買了機票,回德國去看望她精神病院裡的癌症妹妹。“再不回去就怕看不到了。”她說。我表示讚許,勸其多呆一段時間。海倫苦言道,薪資低,怕難以為繼,此次飛回去需精打細算。此為海倫的最後一席話,之後我便搬離她家,至今末再聯係。

臨走前,趁她不在家,我悄悄爬上三層,推開她工作室的門。我覺得我的作品還是比她的強多了。

《春天里》這首歌是我的寫照

也許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在那時光裡;如果一天, 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在這春天裡,春天裡……

騎著單車,在黑暗的深夜裡,在寒風夾雨中,是我在唱著這歌。歌聲的力量,伴我前行。當我困得不行的時候,唱不起來的時候,我會悄悄地哼著,直到我抵達二十五分鐘車程的家。

我好累,我困了,我睡了。我在夢中,我在春天裡。春天裡,我憧憬著未來;同樣的春天裡,有人正在老去。春天裡,我流著淚。

我安祥地坐在床上,窗外射进来多倫多的阳光,在空白的墙上投下一小块的灿烂。它满怀着生命,但也注定着死亡。时间一秒一刻,阳光在牆上悄悄地移动。我埋頭讀著大書,抬起頭時,陽光已淡去,黑夜席卷而來。

明天如果是个好日子,陽光仍會重現。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逝去的總會再囬來。

可是,在平淡的日浮日沉之间,孤獨的人們正在渐渐地,渐渐地老著。

窗外,树枝上的叶子都掉在地上,然后被风吹进角落。

没悲伤,只寒意。冬天就在街角,正在向我慢慢地缩小包围圈。

但是,可是,不知为什么,就是……

就是有着一股力量,在我心中。不知哪里来的力量,正在膨胀。

在這明媚漸去的日子裡,我勁頭高昂。

孤独的风中,迎著冰冷世界,我燃着滚烫希望。

我覺得一切並沒那麽糟,雖然我衹有對愛的幻想。

我獨來獨往,努力至極,夢想念念不忘。

我的眼淚忍不住流淌……

也許有一天,我老無所依,那又怎樣?

現在的我是那麽快樂,雖然我衹有一張破木小床,在街上在在超市中在學校裡,唱著那無人問津的歌謠。

也許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這時光時,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在這春天裡;也許有一天,我老無所依,也許有一天,如果有一天……

 

2010年11月20日

[後記] 可憐的我的父母,總希望兒子能像別人一樣,過著安穩的家庭生活。他們總是不能如願。我很有負罪感,我眞想哭。但是,那有什麽辦法泥?我向往自由,理想,我追求。我不知道爲什麽,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心中總是有一種力量把我推向那難走的道路。  2012年11月

 

尼亚加拉瀑布的前世今生

当我第二次去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游玩的时候,对着这世界最宽广瀑布的壮观景色,我竟然不为所动,为什么呢?

我闭上眼睛,发现自己的前生是一个北美印第安小伙子。那个时候,欧洲殖民者还没来到这里。我和伙伴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平敞宽阔的树林和湖泊中追逐野牛和野鹿。有一天,我在狩猎途中迷了路,我知道沿着河顺流而下我就可以找到方向。可是等我走到河边,却听见上游远处隐约传来一阵持续的轰轰声。我很好奇地踩着河边粗石往上走去探究竟。声响俞来俞明晰,我也更加着迷。湿漉漉的石头让我跌了几回,等我累得走不动准备作罢的时候,无意间拨开草丛,我呆住了。眼前的河面豁然开朗,在最远处,是一片无端的白色水雾,那就是声响的来源。我迫不及待地离开湍急的河边,我要爬上高处看个真切。这条河谷在这里这么低洼,两边的平原就像是山一样高耸着。我努力地爬着,我心中充满着期待和激动。终于让我爬上了平原(与瀑布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我看清楚了:那是水,那是巨大的水,那上游滚滚而来的巨大急流,在瀑布这个地方突然天崩地裂,急速坠向看不见底的深渊,留下一片白茫茫的神秘。那种巨大无法形容,要不亲眼见到,毕我一生也无法想像得到。这肯定是天造的圣地,我赶紧对着它俯身膜拜,生怕因为我的无意涉足而触怒了神灵。我拜了一会发现神灵没有动静,于是就胆却地却又鬼使神差地继续往前走。终于,我被一片圣洁的白色所包围。那是瀑布形成的漂于空中的巨大水雾,遮天蔽日。水雾感觉比雨还大,洒在身上感到阵阵的寒意。我更加相信,这是神灵住的地方,或者这就是神灵本身。听那巨大的轰鸣声,和那神秘的闪电雷声一样,掩盖了一切的其他声响。我断定,只有神灵才有这种无边的力量。水就在我身旁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和体积跌下去,在这种力量面前,我缈小得像个细沙子。我小心翼翼地俯身往下看,却惊恐得脚软。如果我被这急流冲走下去,我肯定是粉身碎骨。可是,我再仔细看,却见到许多白色的海鸥在自由地展翅翱翔。他们在这片开阔的天地里,时而掠过瀑布底端的绿色水面,时而直窜上瀑布的上端空中,仙女一般的自在。我怀疑我是不是已经死了,见到了老酋长说过的天堂。

我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转世到了现今。眼前那熟悉的瀑布依旧轰鸣着,水面依旧极为开阔,依旧地狠狠地从高处砸向深渊。可是,我感觉到一种不正常的平静。先前的那片通往瀑布的森林以及散落着石头的地面不见了,代之的是两条宽广的马路,开着车就可以轻易直达瀑布口,再不用历经千辛万苦地爬着石头前往。瀑布两旁的建起了厚厚的石栏杆,安全得很,再不用担心摔下深渊。两旁有各种舒适的餐馆和宾馆,无需要饿着肚子追野兽了。冬天的晚上,还有各种色调和谐的巨大装饰灯柱投射到瀑布的水幕上,这就像是给威武的武士头上插上一朵小红花。唉,凶险的自然,就这样被驯化了。我那份敬畏已经不存在了。那只不过是一条宽一些的瀑布罢了,又有什么特别可以震撼的呢?不过就是拍个照走人。

 

苏东悦

雨海-臺灣式的浪漫

我身處基隆的潮境公園,面對著大海,天正灰蒙蒙地下著雨,雨勢不小。我龜縮在一個海邊小亭子裡,手指在手提電腦鍵盤上碼字,這是進行時的心情日記,不是事後才寫的。亭子是海邊唯一可避雨的地方,但很小,雨不時被風顠進來,我不時躱躱閃閃,避開風勢。小小的電腦屏幕上,積起了微微的水珠。

海邊遠遠看去沒有甚麽人,清靜一片,衹有一對情人穿著摩托車雨衣站在欄杆前觀海,另有一對戀人,偎依在另一個小亭裏,向著大海,不知道在想什麽。我呢,一個人,身著鮮紅色的防雨外套,靜靜地對著海面及遠山,心情及思緒隨著海的波浪、風吹的節奏盪漾。

我穿著旅行的短褲,蚊子不時地會在我的小腿小駐,留下紅紅的印記。我面對著大海,沒有聼見多少海浪的聲響,衹見海、天、山一片灰蒙蒙,顯得單調,顯得靜謐。但天海之開闊,縱然灰色,亦不覺得悶;相反地,顯得更眞實。亞熱帶的海,並不都是陽光椰林沙灘。在雨中欣賞灰色的海,那不是很特別嗎?

還是覺得海很平靜。海邊欄杆邊的兩張長條椅子空蕩蕩的,靜靜地對著大海,似乎相守到永遠。亭子上方的雨水,滴滴答答,有節奏地滴下來。在草地上形成一窪積水,對於草地上的小蟲來說,該是一個水溏,一個小湖,不斷的水滴,形成一個接一個的漣漪。水滴著,滴著,滴得很專注,它總是不偏不斜地落到地面草地上同一個位置,而且會發出同樣咚的一聲。這些重複的動作,似乎將永遠進行下去,時間好像停止了。

我端坐凝神著雨和海,聼著雨聲,小了又大了,大了又小了。聼著聼著,眼前的天色就漸暗了,灰色更濃重了。

此時海邊的蠻人已離去,沒有人的痕跡。這種孤單感很特別。在天底下,在海之涯,眼下的景物,都默默地在對話著。海邊的長椅無限地期望著大海;護欄上面橙色的救生圈,对着蓝调的海,形成互補色的對照;海上指示燈一閃一閃,與某個灰霧中看不清的地方對話著。

當雨稍小的時候,有一條狗走到海邊,左看右看的。這樣動作和我一樣,牠也是獨自一個,溜達著,自由著。忘了誰的理論,世上的東西都是相關的。彼此看上去無關的東西,其實都是有機聯係著。

風夾著雨的勢力突然變大了,蚊子乘著夜色、像轟炸機一樣飛奔過來。我衹好站到亭子正中間,才不會被淋到。亭子中間是沒有地方可坐的。我衹好站著。我一衹手拖著電腦,用另一衹手打字。腿也沒歇著,不斷地移動,避開蚊子。在這個空曠的地方,蚊子不關顧我,還能找誰?眞羨慕那狗狗身上一身毛發,可以抵擋蚊子。

身後的沿海的小馬路,街燈早已在我不注意的時候亮起來。不遠不近的地方,有一戶人家在家裡圍在一起吃東西,透過玻璃窗,可以感受到他們在看著我。或許他們奇怪著:一個不斷跥著腳的人,站在亭子中間餵著蚊子,何苦來著?

我卻在想,此時此地,在臺灣基隆這麽一個地方,一個人也可以有很浪漫的感覺。臺灣是個令人心生細膩情感的地方,是個多情思的海島。

我在與蚊子的攻守戰中敗北,決定離開。心中暗下決定,下次出門,一定要準備防蚊噴霧劑。背包不是防水的,背在後面,雨傘關照不到。前不久背包裡的手機就給雨水滲進去而壞掉了。所以,我也後悔沒有準備一個有防雨套的背包。好吧,該把電腦收起來了,不寫了。

我又繼續寫了。我坐在車裏面了。先說說剛才離開亭子,走到公車站的情況:

雨把我的鞋淋了半濕。我盡量地保護著它們,避開水洼地面。我小心翼翼地走著,一會跳過水坑,一會踩著凸起的路沿,一俯一仰地走著。遠遠的看上去,就像一個紅點在跳著生硬的舞。海上的大石頭,一大堆的,黑黑的怪難看;眞難得能有這麽難看的石頭,也是挺特別的噢。正看之間,一陣汽車聲呼嘯而過,一大沷水涮地濺到了我的腿上。苦心經營的半濕的鞋,一下子就都全濕掉了。我前功盡棄,笑自已之間的努力是徒勞。

雨傘太小不能蔽體,身上總有濕濕的雨滴。我把夾帶著雨點的東西都歡迎進我的背包,把身上珠狀的雨滴,用體溫慢慢地化掉這些大自然的水氣。

剛才在候車亭裏等車,天氣很暗,一個人也沒有,我孤單得像是山間石頭縫裏走出來的野鬼,但這輛亮著車燈的巴士停下在我旁邊,把我救起,重返人間。此時此刻,在囬臺北的路上,我感覺到那些殘存於我衣服上水滴,在車廂的空調裡漸漸地消散著,我只有對它們說聲BYE BYE,然後把它們忘記。寫完啦。

東東
2010年6月10日

时间·历史·现代化

日起日落,寒暑易節。時間在我們身旁溜來竄去,不知不覺我們就長大了、又悄悄然地青春漸逝,直至驀然回首雙 鬢已白。這是文學對時間的眷戀。這種對時間的感受,是將人放在無邊無際的時間的座標裡,以時間為參照來進行構思的。或者說,如果時間是數學上的無限長的永 恆的直線,那麼芸芸眾生就是這條直線上的許許多多的稍縱即逝的線段。試著換一個相反的角度,以人為參照來看侍時間。以我們此時此刻中心,我們不再是游移在 時間長軸上的線段。在時間這個維度裡,以我們的這一刻這一秒為原點,為宇宙時間的核心,那麼漫長的過去,那麼切實的現在,那麼縹緲的未來,都相應地止於或 者始於這們這一點。以這個角度來感受時間,大有文章可談。

這種看待時間的角度,不是在談科學的時間,不是愛因基坦的時間。我們這裡說的,是人類學上的時間,是精神現象學方面的時 間。什麼是人類學, 什麼是精神現象學?或者簡單地說,就是“主觀的時間”,即我們感受到的時間,而不是指科學的客觀時間。科學的客觀時間,十分鐘就是十分鐘。但這十分鐘若用 在候車亭等公車,感覺是不耐煩的漫長;如果這十分鐘用在電玩遊戲室,感覺就很短。這就是主觀的時間的一個簡單 例子。以“主觀的時間”來認識我們自己和我們的社會,會比生硬的科學時間更加真切,更有具體的現實意義。

先說說我們的先人的時空觀。在古老的中國,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強調了時間的輪迴:生老病死,春夏秋冬。時間是輪迴 的。輪迴,即是作圓周軌蹟的循環,時間的終點最終回到了起始點。相比之下,到了現代,時間則是線性的。線性,即是從落後到先進,從舊到新,是遞進式的。輪 迴的時空觀,認為過去與現在並沒有多大區別,甚至是優於現在。比如孔子,就曾追捧周代的聖人,把古人說得比今人更仁更智。在輪迴的時空觀中,時間是亙古不 變的,子子孫孫雖一代一代的交替,但社會也是亙古不變的。在線性的時空觀中,時間則是前進的,是“達爾文式”(Darwin)進化的:過去就是落後於現 在,將來就是勝於當今。在線性的時間裡,社會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在我們這個現代化的社會裡,這種線性的時空觀主宰著絕大部分人的思維。

我們必需進一步地審視這種現代時空觀,我暫把它稱作“現代的時間”。現代的時間是一條平滑的直線,每件人和事,都很合適地安放在這條長軸上。但其 實,現代的時間並不是天經地義的。時間,其實是多重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時間的多重性,意思就是:時間並不是一條由過去現在將來組成的時間軸,過去現在將 來並不是由先及後,而可以是重疊,相錯的。也即是說,過去可以在現在,現在在過去,將來在現在,現在在將來。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確實就在這樣的理論。我 在這裡要提及兩位歐美大學者,一位是是活躍在二戰前的德國人本·傑明(Walter Benjamin),另一位是美國學者亨利·哈倫突寧(Harry Harootunian)。本·傑明認為: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相互交錯的,就如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常見的裝飾圖案(稱為arabesque,往 往是錯縱複雜的圖形,見圖)。哈倫突寧則明確地指出:歷史並不是過去,而是存在於現在。他們觀點的提法、以及他們的書,看上去深奧,但其實不然。但把本質 說明白了,就好懂了。我下面舉個例子來解釋“過去在現在”。

阿拉伯文化的一种装饰图案arabesque。

十九世紀中晚期的法國巴黎,經過拿破崙三世的良政和豪斯曼改造(Haussmannization), 這座大都會成為了現代化的典型,寬闊的大道,筆直的街燈,各種現代化的發明漸漸進入日常生活。現代的社科知識體係也開始迅速發展起來,社會學家、人類學家 輩出。在那個年代,達爾文主義的影響深遠。知識階層普遍認為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先後經歷了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當其中的一些人類學家來到在地球 的另一個角落——在太平洋群島上,他們發現島上居民竟然仍舊過著原始社會的生活,他們茹毛飲血,拿著可笑的貝殼當貨幣進行交換。這些人類學家恍然大悟:原 來歐洲人遠逝的過去,其實就發生在眼前這些原始部落身上。或者說,這些島居民的現在,就是歐洲人的過去。

其實這並不是特殊的例子。在十九世紀未,在歐洲殖民者登封造極地干預全世界的時候,世界上各個角落的社會文化,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時間脈胳。中國是個 正在沒落的封建王朝,日本是個新興的現代社會,美洲既有歐洲殖民者的現代化,又有黑奴制度,又有殘存土著印第安人的原始社會形態,非洲、南亞次大陸繁多的 部落社會形態就更不用說了。同在公元十九世紀未這個時間點上,各種社會形態並存。以現代化的線性時間來衡量這些社會形態,則可以看出他們各自處在於不同的 時間順次。

時間的多重性,明顯地存在於在同一個社會裡。十九世紀的法國既有現代化大都會的巴黎,也有法國南部的一些社區,這些社區仍然停留在近似中世紀式的生 活方式和思維。時間的多重性也存在於我們眼前的社會。有的年輕人用最新款的蘋果iPhone, 開保時捷(Porsche);有的老年人整天在公園裡打麻將,拄著拐仗,與現代社會的技術毫不相關。這些人冒似活在同一天空下,但他們實際上是活在不同的 時間裡:這些年輕人現在的時間是在二十一世紀,這些老年人現在的時間可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同樣是年輕人,活在大都會的和活在鄉下的,他們的時間也是不 同的。這種時間的差異,往往被忽視。其實,這些時間差異,是代溝最難逾越的隔閡。

回到本·傑明的觀點,過去現在未來是相互交織的。我們現在知道了,過去和現在可以同時並存了,這是時間多重性的一方面;那麼,時間多重性的另一方面 ——未來,又如何穿越時空回到現在呢?或者說——現在,又如何越界延伸到未來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概念汽車展,或者日本機器人展覽。這些未來主義的產 品,在投產之前先與觀眾見面,就是未來在現在。但更有價值的解釋,我必需延引另一個西方學界的概念,叫做“future anteriority”,我暫將其稱作“未來完成時”。

“未來完成時”是一種思維模式。未來完成時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將來的事情將注定會發生;二是將來的事情是與現在接壤的。我舉個例子,在七、八十年代 的中國大陸,政治口號充滿大街小巷,當時最出名的一條叫做“我們的祖國將在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仔細分析這個語法結構就能發現,這四個現代化(指 工業、農業、國防、科技)是注定要實現的,只要時間一到,就實現了。請注意,這不同於“未來時”的說法。 “未來時”的說法是:“預計在2000年實現”,或者“計劃在2000年實現”。相比之下,“將在2000年實現”中的“將”字是“必定”的意思,這種 “將實現”是沒有商量的,無可質疑的。這就是“未來完成時”。

 

1978年,中國大陸提出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口號。這是當時普布全中國其中一種海報設計。

這句口號的指向,是從未來指向現在的。這句話首先提供了一個未來的圖景: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等等現代化的美好想像。接著強調這圖景必定會實現(其實是 一個假設)。這就不免讓聽者往前推理,思考為什麼現代化肯定會實現呢。然後得到答案,那是因為“現在”的原因,因為我們的現在是“社會主義祖國”,於是 “保證有美好的將來”,再推理下去,那就是要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社會主義祖國”,“奮力拼博”地做好當前的工作。 (這才是這句口號想號召的)。於是,這句口號自然地把聽者從對未來的美好幻想帶回到了現在。然後呢,聽者又會自然地從現在推到未來,他相信現在為“社會主 義建設”而努力工作、“添磚加瓦”(政治美名),就是在建設未來中的“四個現代化”。比如說,一位建築工人在砌一堵短牆當豬圈,他每放一塊磚,都似乎與那 幅未來的圖景有關:那幅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的美景,都有他這塊磚的一份功勞。於是乎,他每次看到手裡的磚,就每每看到了高樓大廈。再說了,“四個現代化” 是注定的、無可商量地會在未來具體的一天實現,那麼做好現在的工作也就是注定的,沒有商量餘地的,沒有理由不全身心投入的。這“四個現代化”的未來,非常 真切地存在於現在,被緊密地關聯到人們的日常工作中。這就是未來在現在,現在在未來。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讀者可以自己想像。我緊接著要談的是:為什麼要強調這種時間的多重性呢?依我自己的體會,這是比較特別的思維方式,我暫將其稱為 “文化人類學的思維方向”,如果你掌握這種類型的思維,就會發現思維的空間拓寬了,發現更多的日常事物之間的聯繫,以及這些事物的內在原因,因此你會享受 到更多的思維的樂趣。除此之外,時間的多重性還有沒有更具體的應用呢?答案是有的。對於上述西方學者來說,他們分析“現代的時間”,其主要的目的在於批判 性地探討“現代性”(Modernity)。

什麼是現代性呢?現代性,是對所有現代化(Modernization)現象的統稱。現代性,一般來說,開始於歐洲,然後隨著殖民主義擴展至全世 界;時間上大概是十九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之後。可以簡單這麼理解,現代性就是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尤其是冷戰結束之後)。資本主義是描繪社會內裡的經濟政 治邏輯,現代性則是強調其技術及文化外觀。自十九世紀以來,現代化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現代性則成為了藝術、文學、政治的大主題。現代性的看點是不斷更 新的。在我看來,在十九世紀未,現代性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包括芝加哥的摩天大樓建築,德國的汽車,巴黎的地鐵等等。二十世紀初有包豪斯(Barhaus)設 計理念,二戰後有美國的“百事可樂”,現代性在二十一世紀依然是大主題,我覺得最典型的看點包括蘋果公司產品和社群媒體等。

現代性作為一個整體,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其內容幾乎是無所不包的。太大的話題就等於射擊沒有靶子,不能有的放矢。但現代性的邏輯,卻是可以具體分析的。而從“現代的時間”這個角度來切入,是很有意義的,這樣的分析可以讓我們批判性地揭開現代性的種種迷霧。文章前面的例子提到,現代性給我們提供的時間,是一條從落後到先進的平滑直線。任何社會,都被放置在這個時間的座標上進行評估。過去的歷史,沿著這平滑的直線自然地造就了現在的社會,他們是因果關係的。這種先後有次、因果明晰的結構,是現代性時間給予我們的“時空觀”,並且讓我們相信它是天經地義的,無可辯駁的。

然而,時間的多重性,就是對“現代的時間”的否定。這種否定有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牛頓的時空科學架構的否定。人們曾認為天經地義的時間,在愛因斯坦那裡就成為了一個可以延長縮短的維度。同樣的,我們早已習慣性地認為,各個國家的現代化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我們都在往同一個方向發展,我們的技術,我們的現代社會在不斷地進步。但時間的多重性,就是對此提出質疑,認為事情並不都這樣。孫中山先生(Dr. Sun Yat-sen)說,“世界潮流,浩浩蕩盪,順者則昌,逆之則亡”。這個潮流,就是現代性。這種潮流,讓許多人相信,現代的生活、現代的思維更加美好。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把現代性看作標準,將其當作使命和歸宿。他們都沒有批判地接受了“現代的時間”。在二十世紀初,人們這麼想是有其實際意義的;但在我們這個後現代主義的時代,這是值得審視的。

我們經常時常聽到類似這樣的論調:那個非洲國家,落後人家五十年。意思就是說,那個國家停留在五十年前的現代化水平,是落後的,它有必要趕上來,和大家保持一致,達到當今的標準。這種“有必要趕上來”,就是“現代的時間”在行使其統一世界的功能。在無孔不入的資本主義全球化體系下,這個國家確實有必要趕上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想,事情並不是這樣黑白分明的。我們人類的社會,是很多元的,在歷史上,每個社會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生命觀。然而,當歐洲殖民主義者開始作全球性的市場開拓,各個完整的古老的傳統社會形態,就漸漸被現代性打破了。在短短的一百年間,這些幾千年幾萬年的古老的生命觀,就突然被現代性覆蓋了。那些衣不蔽體、為了幾個破貝殼大打出手的太平洋島民,在短短幾代人的功夫,就穿起了西裝用起了蘋果電腦。他們的祖先,幾千年幾萬年來,無非就是捕魚填肚子和找個異性生幾個孩子,閒時再曬曬太陽,有必要時再拿幾根尖尖的樹枝去打臨近的部落。時間,對他們來說,就是周而復始地做這些事情,世界很簡單。突然間有一天,他們有了使命,必需要現代化、要發展、要開發、要去除“落後”的傳統向“先進”看齊,要去除“不文明”的“原始”的行為,學習“文明”的生活方式。緊接著,他們又很快地發現,他們的現代化水平,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的國家,他們要趕上來。於是,他們的生命,就籠罩在“現代的時間”的魔爪之下。

過著“原始”生活的太平洋島民向現代社會的迅速過渡。

在這裡要注意,這種“要趕上來”的時間是別人給他們的,而不是他們自發形成的,這個轉變的過程是非自然的。這些古老的社會,在外力的作用下,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時間活了(這很像亞當和夏娃(Adam and Eve)的出樂園(Garden of Eden)),他們成為了那條光滑的時間長軸上的線段。 “現代的時間”就這樣抹殺掉各種社會的不同的時間,完成了對世界的統一。現在的人們,都活在這個時間體系裡,無從逃遁。而且,這種時間的抹殺和改寫,是不可逆的。一但被改寫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們是絕不會放棄舒適的海濱別墅去住荒山野嶺的山洞的。

雖然我們不能逃避現代的時間,但對其進行審視卻是有可能的,而且是有積極作用的。現代性,是一種時空觀,應看作是一種哲學,一種信仰,一種生活方式。在這裡我強調“一種”,意思即是還存在“其他種”。用時間的多重性來否定“現代的時間”,絕不是否定現代性的內容和意義,而是否定現代性天經地義的性質,否定其唯一性的合法存在。多重的時間,讓我們在這個法西斯式的“現代的時間”魔爪下,定位出那些已失去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不可能也不想要顛覆現代性,而是想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現代性問題。比如哈倫突寧以及其他不少學者,就拿時間的多重性,去反駁傳統的以歐洲為中心的現代觀。他認為現代性是多極的,各個現代國家都有同樣重要的貢獻,而不是由歐洲人統領的。 (這將另作文章論述)

寫到這裡,我算是講完了。有一天,我對一位年長的朋友麥克提起這些觀點。他打斷了我的話說,“我要補充這些觀點。我認為時間是——不存在的。”然後解釋了一通。我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把他說的話進行再創作以適合中文的語境,供讀者們參考。我暫且把他的意思起個名字,叫做“存在主義的時間”。

我們認識的時間,是一段一段的。時間這個詞,是由“時”和“間”組成的。 “時”即是時刻,是一個點;“間”的意思是“段”的意思。 “時”和“間”合起來,就是指“時段”。我們感受到時間的存在,其前提是因為我們感受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也就是感受到“時段”的存在。我們常說,“我太忙了,我沒有時間做這件事情。”這裡的“時間”顯然是指一個“時段”,是一個“過程”。但“存在主義的時間”卻是把時間當作一個“點”,當時間成為了點,時段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說,我們就感受不到時間的存在了。

如何把時間當作一個點呢?最好的例子是掛鐘。你不妨看一看你牆上的鐘,仔細觀察秒針的移動,或者鐘擺的來回擺動。秒針和鍾擺每移動一次,就發出一個滴答的聲音,我們就過完了一秒。緊接著,秒針又進入下一秒,然後再下一秒,再再下一秒。在永恆的讀秒中,過去的一秒是不存在的,未來的一秒也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永遠只有現在這一秒。每一個滴答,就是一個現在。我們常把鐘錶當作計時器,我們會累加每一個滴答:“一秒過去了,兩秒過去了,三秒,四秒……”我們習慣於把時間看作是一段一段的。但實際上,那根移動的秒針的客觀意思是“現在的一秒,現在的一秒,現在的一秒,還是現在的一秒……”永遠都是指向一秒鐘這最基本的時間單位,這個點。這就是存在主義的點的時間。在這個永恆的“現在的一秒”的時空裡,過去和將來形成的“時段”是不存的。過去的時間和將來的時間,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中,而不是客觀存在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是一種現代文明的文化虛構。過去和現在,是一種現代文明的文化虛構。我們回顧過去,憧憬未來,就是不願停留在現在。我們的生命 意義,都是在過去和未來的想像中構造出來的,而不是立足於現在這一秒;我們總是掏空現在這一秒,將其歸入過去或者併入將來。遠古的人類社會,是沒有多少時 間概念的,只是到了現代文明社會,時間才如此明確地變成了具體的主宰,變成了駕馭我們的上帝。我們都活在有限的時間裏面,人知道自己終將要死去,以死亡的 終點時間作為所有事情的支點,作為所有事情的公約數,那麽所有的事情就變得有了這樣那樣的意義。這些意義的探討,成為了哲學的思考,再細分成為其它的學 科。如果人真的能長生不老,那麽許多事情都不用在乎了。

我想建議您思考一下我說的這些理解時間的角度。或許在忙忙碌碌的每一天中,停留片刻,把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地”(Here and Now),給自己的時間一次喘息的機會,呼吸一次“現代的時間”以外的空氣,不要完全被“現代的時間”所蒙蔽,勿勿地過完這忙碌的現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