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集中營:亲人相残而不自知

说起集中营,我们都知道纳粹集中营,前苏联的政治劳教所,咱中国所谓的“十年浩劫”也有之。这些臭名昭著的集中营都早打入历史的耻辱柱。然而,在2012年的朝鲜,政治犯集中营仍然在大行其道。这本由美国《经济学人》记者写的新书,采访了从集中营里逃出来的朝鲜青年Dong-hyuk,揭露了朝鲜集中营的种种非人情景,令人心寒。Dong-hyuk是出生并长大在集中营里的,他的故事与其他逃离集中营的政治犯的故事有所不同。这是这本书的看点。

集中营里的生活是怎样的?这很容易想像出来。根据Dong-hyuk在书中的自我描述,生活在集中营只有一种人生结局:做苦力直到死去。吃的东西永远只有一样:玉米粮食,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穿的是永远是监狱发的衣服,睡的是水泥地,没有被子枕头。所做的苦力,主要是农活、工厂、煤矿的粗重活儿。饥饿是常态。有时捉老鼠和昆虫来填肚子。人被当成牲畜。

集中营的教官及狱警拥有生杀大权,纪律是很明确的,要么绝对服从,要么就是死。有个小女孩,仅仅是因为在口袋里藏了一小些食物,违反了纪律,被教官发现了,当场活活把她打死,以教育其他在场的人。Dong-hyuk等小朋友就眼睁睁地看着,但心里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因为觉得她做错了事情。

第14集中营是朝鲜所为人知的六个大集中营之一,大概有1.5万人。这集中营已经存在半个多世纪。其作用在于整治政治犯,起威吓的作用。这是国家机器用恐吓的手段来达到专政的安稳。前苏联中国都有类似的政治集中营,但只有朝鲜的集中营最持久。而第14号集中营是朝鲜所有集中营中最残酷的,因为许多政治犯都被认为是很危险的。集中营里设有公开的处决行刑场,犯人都被迫去观看处死犯人的现场。(Dong-hyuk从五岁时就被迫观看处

死犯人。但小小年纪不懂事,他并不懂得那是什么一回事。)

朝鲜一直坚称没有集中营,但现代的军事卫星是能够看到一切地面的活动的,集中营的情况是很清晰的。据称这集中营建在一条河边,这条河的上游还建了一个发电站。发电站的主要目的,是向集中营供电。而供电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让集中营四周的电网有高压电,以防止犯人逃跑。(朝鲜的电是很不可靠的,经常会停电。)

集中营的故事都是很难读下去的,因为这是最扭曲人性的地方。我认为全书最令人难受的,不是Dong-hyuk如何越过死亡电网逃生,而是他与他生父生母之间的关系。他的母亲在集中营中生下他,但他的启蒙教育都是集中营的教官及狱警。他不懂得什么是亲情。他的母亲对他来说只是一位狱友而已,而且是一个经常和他争夺食物的对手。他有时肚子太饿了,就去偷他母亲的东西,结果就挨她一顿打。他的哥哥对他来说也是他的食物竞争者。

这种亲人间的竞争关系,是很可悲的。更甚的是,Dong-hyuk还出卖了他的哥哥和母亲。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才满13岁的Dong-hyuk被告知回家睡觉。半夜间,他被家人吵醒,他听见哥哥和母亲在谈论逃跑的事情。他一下子警觉起来,一直以来,他都住在所谓的学校里接受洗脑教育。这时他的脑海里浮现了教官的教导:如果发现有任何人尝试逃跑,必需立即报告警卫。于是,他佯称上厕所,悄悄地跑出家里,他找了一个同学,和他商量之后就

决定去告诉一名值班警卫。值班警卫报告了上级,上级马上上门把他的哥哥和母亲抓进地牢。由于这名警卫并没有告诉上级Dong-hyuk是报警人,所以Dong-hyuk也被一并送到地牢。在那里,他遭受了火烤的酷型。这还不算,他还在处决现场观看他的母亲被活活吊死,他的哥哥被枪决。而他,直到多年之后才知道自己做错了!!

Dong-hyuk逃跑的经过是挺具戏剧性的。他渐渐长大,他认识了一个政治犯狱友,这狱友告诉他外面的世界,触发了他的好奇心。23岁那一年,他们俩决定一起逃跑,计划很简单:越过电网,逃向中国。机会终于来了,他们有一天被安排在电网附近劳作,趁人不注意,他们悄悄地跑向电网。Dong-hyuk不小心滑倒了,于是他的狱友率先跑到电网边上,他用身体压下电网试图翻过去,但高压电一下子把他电死了。Dong-hyuk从狱友的身体上翻过电网,因为狱友身体为他挡去了一些电流,所以虽然他感到电击,但仍然能够成功翻越,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腿触到了电网,被严重烧伤了。但他总算了获得了自由。

本书中总算可以透点气的部分,就是他刚刚逃出来的时候。第一次享受到自由的滋味,那是毕生难忘的。集中营的外面仍然是朝鲜的地方,朝鲜在外界看来就是一所大监狱,但对于刚脱离虎口的Dong-hyuk来说,对比之下,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人们可以自由地走动,没有别人命令你做事情,人们可以上市场买东西。

然而,这种惊奇感很快地消失了,代之的是一大难题:逃出来之后又能怎样?Dong-hyuk现在住在汉城,有时还会去美国。他接触了外界,才渐渐懂得了自己对其兄弟母亲所做的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而他活着的每一天,都要面对这种罪责。而从小出生并长大在集中营中,对他的人格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他没有生存技能,他又能怎样,他能适应吗?他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未来。虽然逃离了集中营,那里的深深的烙印,他能走出阴影吗?Dong-hyuk自己也不知道。

朝鲜集中营的故事并不罕见,我觉得这本书最不同的地方,在于Dong-hyuk是唯一出生在集中营而逃出来的人。也就是说,他出生时已经是在地狱里了,这就很不同了。他的整个人生价值及观念,都是集中营教给他的,那种残暴血腥,对他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存状态。出卖亲生骨肉,目堵他们被杀害,而不觉得有什么。这跟一般的政治犯所描述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政治犯知道集中营内外之不同,非常痛苦。而天真的小孩,从小就被洗脑,倒是适应了非人的生活。但正是这种习以为常最令人胆寒。亲人相残而不自知,集中营里把最起码的人性都泯灭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Don

g-hyuk的故事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他很敢讲。朝鲜的国家恐怖措施是很可怕的,如果你触犯了国家,那么不但是要你的死活,而且要连诛三代,即是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都必需是同罪。许多的集中营里的犯人,都不是直接的触犯国家的人,而是被连累进去的。所以,为了避免亲人被连累,即使是逃离了朝鲜的人,也是尽量保持沉默。而Dong-hyuk没有亲人,所以他敢于把一切都暴露于众。Dong-hyuk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社会(比如六方会谈)关注的是朝鲜的核武问题,对于集中营的残酷,并没有关注。他认为所有的集中营都应该被关闭。

Escape from Camp 14

副标题: One Man’s Remarkable Odyssey from North Korea to Freedom in the West
作者: BLAINE HARDEN / Shin Donghyuk
出版社: Viking Adult
出版年: 2012-3-29
页数: 224
定价: USD 26.95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670023325

 

誰敢嫁給媽媽的兒子?

不要嫁给妈妈的儿子,这是一句在北美比较流行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丈夫和他的母亲关系太过密切,受他母亲的影响太多,那他将不是个好丈夫。另一种说法是,如果一个男孩和他的母亲过于亲密,就会缺乏男子气概和造成其他一些问题。这本书探讨了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并对这些观点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认为一个男人从其母亲身上会得到更多的正面影响。

《儿子和情人》这部外国小说,或许大家都读过。在北美的大众眼光里,儿子和母亲的关系,往往会被认为是有问题的。情景喜剧片《Everyone Loves Raymond》在北美是很流行的电视节目,这片子就是关于这一个题材的。RAYMOND就是一个典型的“妈妈的儿子”。他已经老大不小了,但其母亲仍然是每时每刻都出现在他的生活细节里,剧中的矛盾就在于他的爱情事业与其母亲的关系。这一节目将儿子和母亲的关系变成了笑料。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如果儿子与其母亲太近,那婆媳关系就更难处理。

大部分人认为,母亲和儿子的亲密关系是一种比较有点“不健康的”。相比之下,儿子和父亲的关系,女儿和母亲的关系,女儿和父亲的关系,都很正常,没问题。如果儿子和父亲走得过,那他将学会如何用男人的角度去应对这个世界;女儿本来就应当向其母亲学习;女儿和父亲很亲密,那也是非常正面的关系。为什么唯独儿子和母亲的关系就有问题呢?答案是:儿子会被其母亲女性化。

这种偏见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弗罗依德(FREUD)的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弗罗依德对于人与人的关系都用性的角度来解释,儿子脱胎于母体,其行为总摆脱不了其生母的影响。于是人们会自然地推理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儿子的生活和其母亲关系很密切,那他将更加地受到恋母情结的影响,这不利于他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成熟的人。当然,弗罗依德的极端的说法早已没有市场了。但是,儿子和母亲的负面关系却仍然是一种普遍的观点。

作者提出相反的观点,她引用了一些事实去说明,母亲对儿子有许多的正面影响,尤其在情感方面,可以让儿子得到更多的支持,更有同情心,等等。所以,不要以为妈妈的儿子就不能嫁,不要以为儿子和母亲太亲近就有问题。最后我想到了另一个电视节目《The Family Guy》,这是一部荒谬的动画喜剧,里面的小男孩是一个心理变态者,整天想着如何杀死他母亲。这部喜剧也是对儿子母亲关系的讽刺。[booknet booknumber=”9781583334577″ templatenumber=”1″]

女性思維是天生的嗎?

男女有别,这句话包含有好几层意思。其中的一层是:男女的生理基因是不一样的。从生理解构上看,这个命题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大脑的结构是否也存在基因的差别呢?看看以下这些常用的说法:男生有更好的数学理工科头脑,女生比较适合文学诗歌;男人天生是领导者,女人天生是呵护者;男人创造了社会文明,女人孕育延续这些文明。这些流行的说法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面的,这个前提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大脑神经结构是不一样的。有科学家通过MRI扫描技术证明了这种差别的存在。然而,站出来反对这种科学论证的大有人在,Cordelia Fine 就是其中一位,她写的这本书,主要就是反驳证明男女有别的科学论证。

Oxytocin是科学家发现的大脑皮层里面的一种荷尔蒙。它分泌的多少会影响人的行为。Oxytocin 可以理解成为是一种母性的荷尔蒙,在妇女怀孕及产后,Oxytocin的分泌特别多,这解释了为什么产妇都显得特别有爱心,这是内分泌的结果。简单地说,Oxytocin少的人,同情心就很弱。而科学家通过对男女进行取样分析,发现女性普遍的Oxytocin 比较男性高(女性即使是不怀孕的时候也比男性高)。由此从基因学上证明了女性是呵护者的 社会角色是天生的。

对于这些科学如何反驳呢?这不是很确凿吗?但作者并不以为然,她认为对于Oxytocin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实际上,我们对于Oxytocin了解甚少,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还有其他的复杂因素都会影响人的行为,很难以一种荷尔蒙来断定女性整体的基因行为习惯。

男女大脑有别,这种理解是很根深蒂固的。根据作者的看法,这种看法最早来自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1797年, 一位英国的神教徒 Thomas Gisborne 写了一本当时的畅销书,叫 An Enquiry into the Duties of the Female Sex (对女性的义务的探究). 书中就谈到了男女的大脑是两种不同的结构。以Cordelia Fine的观点,这种不同是没有说服力的根据的。

Delusions of Gender: The Real Science Behind Sex Differences
作者: Cordelia Fine
出版社: Icon Books Ltd
出版年: 2010-9-2
页数: 320
定价: GBP 14.99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848311633

 

理解並主宰我們的行爲习惯

The Power of Habit

阿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的惯常动作决定了我们是谁……杰出成就,并不是刻意使然,而是习惯使然。”习惯的力量(作为这本书的书名)是不能小看的。这本书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习惯,并提出我们如何主宰习惯,而不是让习惯主宰我们。首先,习惯是什么?习惯的行为不需要做出判断的,习惯不需要思考的,习惯就是最自然地的动作。有科学用脑扫描等科学方法对习惯行为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人们在进行习惯行为时候,其脑部活跃的区域,是人类最原始的脑部区域。(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部有过质的变化,现代人的脑部是分成几个区域,不同的区域掌管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有高低之分,如人类的辩证思考,都是集中在前脑,前额的位置。)这也就是说,习惯的行为几乎是一种本能了。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刚学会开车。初几次把车倒出车棚,你都需要全神贯注。一段时间后,你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车开出去了。这就是因为倒车这个动作,已经从有意识的思考,变成了无意识的习惯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一边倒车,一边腾出脑子去思考别的事情了。习惯的行为,为我们省了许多事情。要是每天每件小事都要进行大脑的思考,那我们就会很累,也不可能同时做几件事情了。从这一点上讲,习惯是非

常必需的。

习惯有好有坏。有的人认为坏的习惯一旦形成,就非常难改过来了。其实不然。首先,让我们看看习惯由什么组成的。习惯是由促发物(CUE)、惯常动作(ROUTINE)和回报物(REWARD)组成。举个例子:我(作者)每天下午三点多,我就要到工作间的休息室吃甜点。这是我的习惯,如果我不吃,那我就觉得很不舒服,无法继续剩下的工作。在这里,促发物是时间:当我的手表跳到三点多的时候,我的习惯行为就被促发了,马上就想到了吃甜点。惯常动作当然是吃甜点了。而回报物是什么?是那甜甜的东西吗?其实并不是。对于回报物,我们往往并不知道。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于自己的某些习惯感到不解,因为这些习惯是很不合理的,但却成为了习惯。回报物是需要认真的观察才能找到的。回到吃甜点的例子,作者认为,其实他的回报物并不是甜点本身,而是在吃甜点时能够和朋友同事聊聊天,放松一下神经,这才是真正的回报物。

了解了习惯的组成,就有可能改掉一些坏习惯了。吃甜点有客健康,是个不好的习惯,要改掉。怎么改?摒闭促发物行吗?不行,每天三点钟,是无法回避的。改掉习惯的关键在于回报物。当我找出了回报物是和同事聊天后,那么,惯常动作就可以改变了。我就做出以下的行为:每天下午三点,我照样停下我的工作去了休息室,但现在我不吃甜点了,我只做一件事情:与同事聊天,但就是不吃甜点。不久,我吃甜点的习惯就改掉了。因为,我去掉了惯常动作,但仍然得到回报物。

北美有个戒烟的组织叫AA,是最出有效的戒烟组织。他们的做法,在道理上和上面提到的吃甜点的例子是一样的。不少人吸烟,其真正的回

报物是无所事事地和人瞎聊上几分钟,AA于是提供了各位烟民聚成一个小组一起瞎聊的机会,但许不吸烟。这样,上瘾者可以得到

和人们聊天的放松的机会,自然就不会对吸烟有很强的欲求了。

作者是纽约时报的商业记者,对于神经科学颇有了解。该书的另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的许多行为,我们以为是经过考虑后的决定,其实并不是,其实这些行为只是一种习惯,未经大脑的习惯。把握我们的习惯,就能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苏东悦)

The Power of Habit

副标题: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作者: Charles Duhigg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年: 2012-2-28
页数: 400
定价: GBP 17.88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400069286

藝術美是一種人的本能嗎?

The Art Instinct

在传统的艺术史范畴里,艺术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康德叔本华的哲学里,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在今天,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艺术进行了自我否定,但艺术的光环依然四射,艺术仍然是高层次的文化现象。然而,美国一名哲学家Denis Dutton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他写了一部书《艺术本能》,从达尔文的生物自然法则来解释艺术现象。读完他这本书,感觉就是: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由我们体内的原始的基因使然,艺术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的外延。

Dutton探讨的主要命题是艺术美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通常都是哲学及美学的领域,Dutton却从达尔文的学说去寻找答案。这里所说的艺术,并不是广义的艺术,而专指美的艺术,观念艺术先锋艺术是不在讨论之列的。我们都知道,每件艺术品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但其中的艺术美却是世界性,没有文化界限的。Dutton举例说,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近有树木花草,远有碧海山黛,上有蓝天云彩,还有一条曲折小径由近及远,消失在远方。这样的画,即使是那些一辈子没亲眼见过实景的人,也都会觉得美。也就是说,有些美的因素,是跨文化的,没有边界的。其他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如贝多芬的曲子、莎士比亚的文学、美国的爵士乐,都是全球性的。假如艺术真的是纯粹的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是有边界的),真的需要文化熏陶,那如何解释这种世界性共通的审美特性呢?

所以,Dutton开始论说达尔文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EVOLUTION或译《演化论》)是包括两方面的机制: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物竞天择”(NATURAL SELECTION),生物只有适应其环境,才能够繁衍生息。长颈鹿的脖子、变色龙的皮肤就是例子。另一方面是“异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异性选择最典型的例子,是开屏的孔雀。这孔雀屏是很不实用的玩意,拖着这挡风的尾巴,很容易被猎物吃掉,所以是不适应环境的,是反“物竞天择”原则的。但为什么要这样的尾巴呢?因为异性选择,因为美,可以吸引异性。爱美之心,何止人皆有之,动物亦然。原因如在?美可以引起感官的刺激,尤其是可以不经直接的接触而引起感官的刺激,可以促进异性相吸,有利于物种的繁殖。

从Dutton的观点推论出来,艺术美与孔雀屏其实差不多是一回事。一件艺术品能引起我们美的感叹,一般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第一是珍贵的材料,如金、银、丝、大理石。如中国蜀文明由金铂做成的“太阳神鸟”,如古希腊由大理石砌成的雅典卫城建筑群,中国用丝绸作画布的宫廷画,都是美不胜收的艺术品。其艺术美与其材质不无关系。这些材料,彰显艺术的创作者或所有者拥有社会资源。第二,艺术之美需要是人工制成。人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更有趣,更有自然的美感。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多有提到“巧”字,即心灵手巧。我们鉴赏艺术时,往往会说:“哇,他把每一根头发都画出来了”;或者说,“哇,他弹钢琴一个音也没弹错”。(现代社会也一样,手工做的产品才更美更高档次。)在达尔文的理论系统里,透过这些巧手的艺术品,显示了这个制作者拥有更好的脑手协调能力,意味着有更佳的生存能力。第三,艺术美必需是无实用价值的,必需是浪费资源的。比如说钻石,无非是块石头,一无用处。这种资源的浪费,表明了所有者拥有许多的资源,无所谓。所有这些特点,在本质上与孔雀的尾巴是一样的,那无用的羽毛越多,颜色越鲜艳,越是一种资源的彰显,于是越吸引雌孔雀。

为了更进一步用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艺术美,Dutton在书里还举了一个很具说服力的考古人类学的例子。我们普遍知道的最早的人类艺术是山洞画,如在现法国的Lascaux的山洞画,约一万五千年前。但有的考古学家认为,在十万年前就有了用动物骨做成的项链。而有趣的是,考古学家还发掘出更早的石器时代的一种石斧。这石斧的器型很特别,经研究后发现其并不是用来切割猎物的,它很可能是原始人的艺术作品,目的在于显示自已的心灵手巧,炫耀自己能够作出精致的石器,显示了他有更多的资源(如多余的时间)。这内里的生物逻辑,与现在的艺术美是没有两样的。

Dutton的结论就是,我们的艺术品味,归根结底是来自于达尔文的异性选择。按照他的结论来看待艺术,艺术美并没有那么神秘和崇高。他说,“现在是时候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艺术美了”。可以想像,他这种提法肯定会遭到许多人否定。所以,他在美国TED的演讲的最后,淡化了他比较极端的提法,而承认文化对于艺术的作用。他说:艺术是同时由人的本能和后天的社会文化所左右的,文化当然会影响我们发现艺术美的角度。

Denis Dutton于1944年在美国出生,八十年代以后在新西兰(University of Canterbury)任教授,直到2010年去世。

The Art Instinct

副标题: Beauty, Pleasure, and Human Evolution
作者: Denis Dutton
出版社: Bloomsbury Press
出版年: 2010-02-02
页数: 282
定价: USD 15.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1608190553

生育重男轻女的社会问题

Unnatural Selection

非自然的选择(Mara Hvistendahi)这本书关注亚洲的重男轻女问题。首先,作者列举了数据,因为近十几年的人为的择性生育,亚洲总共减少了1.6亿的女性人口。這一问题除了中国之外,在南亚国家、东欧国家、中亚国家(如阿赛拜疆)问题同样很严重。在东欧国家,重男轻女主要发生在中产阶级家庭,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他们只要男孩,不要女孩。在印度,如果家里有男孩,那么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就相应提高了。对于一个母亲,如果她们能够生男孩,那么她在姐妹圈里就得到更多的尊重。
这种重男轻女是有由来的。在人满为患的南亚国家,出于对人口的控制,在六十年代,采取了一种的国家政策,就是鼓励生男婴,少生女婴。这里

的逻辑是:因为只有妇女才能生育,妇女减少了,人口就减少了。但是,后来这些南亚国家才明白,实际上,流产要比择性生育更能效地控制人口。

男女比例生调有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呢?首先是社会犯罪律升高。因为社会上太多的睾丸素和男性荷尔蒙了。再者,贩卖女孩的社会现象大增。这在中国就很常见,做父母的为了得到媳妇,不惜到外地买个女孩来,像云南等落后地区,经常女孩被卖到外地。其次,女性受侵犯的可能性增加,因为男性太多,对女性的性需求大,于是更多的女性被迫充当妓女。另外,重男轻女还会造成人口的不正常增加,这是因为女婴的父母,不断地生,直到得到男婴为止。

在亚洲,韩国是唯一个亚洲国家中男女比例最平均的国家。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印度已经立法禁止使用超声波技术来检验胎儿的性别。通用电器生产的便携式超声波仪,在亚洲拥很大的市场,曾经大受欢迎,因为孕妇可以在家里轻松地自我检查。现在,在印度这种产品已被禁止。

作为一个西方女性,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关注亚洲的社会问题呢?这位作者认为,她也是女性,所以很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虽然她不在亚洲长大,但是看到女性不断地减少,她感到不安。她曾在中国生活过较长的时间,她列举了一些切身的感受说,在她到过上海、杭州的几所幼儿园里,满眼望去,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男孩。男女比例失调是非常明显,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Unnatural Selection

副标题: Choosing Boys Over Girl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a World Full of Men

作者: Mara Hvistendahl
出版社: PublicAffairs
出版年: 2011-6-7
页数: 336
定价: USD 26.99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58648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