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你去停车场拿车。远远的,你看到几个不良少年站在你的车旁。走近一些,你看到其中一个人手上拿着一把水果刀,你心理一紧。这时候,只见那把明晃晃的刀,竟然在你崭新的BMW车身一划下去,你禁不住大叫一声——不要。少年们吓跑了,你冲了过去,心痛地看着光溜溜的车身上长长的刀痕。那一刀,就像是切在你的脸上,非常难受。车身上的伤口,就如你身上的伤口,让你感到很痛。为什么会很痛?我们在这里不谈经济学不谈社会学,谈的是人类学和心理学。我下面要用dividual这个概念来解释这种通感的现象。Dividual,我把它暂时译作”依体”。(有些书中用distributed self,暂译成“泛我”。其概念更广。)“依体”和“泛我”这些名字听起来玄乎,但其实不然,这都是我们自身固有的东西,了解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我们自己。
简单地说,“依体”这个概念就是在探讨人和“身外之物”的关系。英文字典上是没有dividual这个词汇的,它是由individual去掉in而来的。individual
是“个体”的意思。“in”有独立的意思。所以,dividual在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指去掉了独立性的个体。在理解依体真正含义之前,我们可以先从“个体”入手。个体这个概念是众所周知的,指的就是你我他(她),但其实包含有不同的语境,在我们进一步分析之前,需要具体化。我们常说“个人主义”或者“个体主义”,说的就是以人的自我为主体的一整套行为价值系统。这是社会学的论调。如果是生物学的论调,个体就指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由这个人的物理边界来界定的。譬如说,你的手上戴个手套。那么,手当然是你的生命体的一部分,但手套则不是你这个体的一部分,因为手套是你的物理边界以外的东西,也就是身外之物。然而,我们要分析的语境不是社会学的,也不是生物学的,而是人类学的。这种人类学的角度比较接近心理学:个体,意思跟“自我”差不多,是一个人的自我定义。每个人都有一条自我的心理边界:在心理边界之内,是一个自我,之外则是他人他物。
传统的人类学家会把个体基本上当成是生命体来看待,也就是认为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就是肌肤所及之处。这也是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提法。然而,有的人类学家则提出了新的提法,认为这种传统的看法并不对。他们认为物理界线和心理界线不是重叠的;心理界线要比物理界线更宽更大。也就是说,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成为我们心理上的自我的一部分。举个纯心理学的例子:你和你的情敌在狭窄的人行道上不期而遇。当他/她离你十步远的时候,你们相互怒视约半秒钟,之后同时将视线移开,继续各走各的路,擦肩而过而相安无事。设想另一种情形:如果他/她在擦肩之前的刹那朝你瞪一眼,那么,你难免会打住脚步回敬一个白眼或者一句进攻性的语言。在这两个情形里面,同样是看对方,为什么在十步远就没有事发生,在一步之内,就会引发冲突呢?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心理安全距离的问题。在较远处,你会感到你的对手虽充满敌意,但尚未侵犯到你。当他/她和你很近时,你之所以感到受侵犯了,是因为他/她已进入你的安全距离之内。在这个安全距离之内,你会很敏感,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你的荷尔蒙的爆发式发泌。所以,冲突在所难免。动物世界也有相同的现象:蛇并不主动追着咬人,往往是你无意走得太近了,它就必咬你没商量。
这种安全距离仔细地分析起来是挺有意思的。明明对方并没有碰到你的身体,仅仅是挨得很近,为什么你会觉得自我受到威胁了呢?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距离是一个致命威胁的距离:对手有可能一把咬断你的脖子,所以,人和动物就有了求生本能的发应。但是,我们不往这个方向分析,让我们回到人类学的角度。这种安全距离的存在,说明了自我并不是仅仅以我们的身体为界线的。在上面这个“狭路相逢分外眼红”的具体例子里,自我的界线是以我们身体轴心为圆点,以约一步之遥为半径的圆周。在这个圆周之内的空间,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自我。在下面的更多的例子中,你将会看到更多的越过身体界线的自我定义的情形。自我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
这种越界的自我就是泛我。依体所指代的,同样是个体所指代的一个个具体的人——你我他(她);只不过,内涵变大了。提出依体的人类学家认为,“自我”肯定是包括人以及其身外之物的,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于身外之物的个体。也就是说,我们一般都认为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有新的看法认为,单独的人还不完整,他/她必需和外在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才构成他/她这个完整的人。
依体把人与身外之物的界限打破了,这可是一种很革命性的理论。想想看。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界线都可以打破的话,那么该有多少新的观察世界、洞悉自我的方法会随之派生出来。这一理论就像是升级版的微软视窗操作系统,它是一种理论平台,给许多的新的观点提供可能性空间。在说明这种理论的具体重要性之前,需要举些更加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依体,为什么要理解它。